“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给了我十足的信心。”6日,在新罗区江山镇山塘村一处养蜂场内,养蜂户廖礼良正在忙着整理蜂箱。他告诉笔者,这几天,他通过认真研读十九大报告,对发展定位越来明晰了。
廖礼良告诉笔者,江山镇拥有数万亩森林,各类蜜源植物星罗棋布。2013年,养了多年生猪的他,看中了家乡的生态环境,转产发展蜜蜂养殖。自村子周围的养猪场关闭之后,这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为了扩大规模,蜂农们还积极造林,不仅绿化环境,还增加蜜源,他自己在养蜂场周围种了630棵山乌桕。如今,他的蜂箱已经发展到60箱,加上镇里的扶持政策,年收入好几万元。
“全镇有蜂农100多户养殖5000多箱。”镇长陈元介绍,该镇利用良好生态环境,在平原片发展蜜蜂养殖和蔬菜种植,在山区片发展毛竹生产和高山斜背茶种植。目前,全镇斜背茶种植面积2000亩,年产干茶2万多斤,产值超过300万元。
这是新罗区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探索“绿色经济·生态家园”科学发展之路的缩影。近年来,该区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的要求,坚持抓长远、打基础,把生态保护放到经济建设的战略高度思考,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软实力。目前,该区正全面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百日会战”行动,力争到年底辖区范围内小流域水质全面消灭劣Ⅴ类,2018年6月底前辖区范围内小流域水质稳定在Ⅴ类或Ⅴ类以上。
“从2013年到2016年,全区累计投入5.6亿元,关闭拆除养殖场8592户,面积达310万平方米。与此同时,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31585元、16117元,年均增长10.8%、12.5%。”龙津河管委会负责人黄斯明说,这“一减一增”的数字,有力地诠释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