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藤铁工艺:全国藤编看福建,福建藤编看安溪-中国福建三农网
非遗 | 藤铁工艺:全国藤编看福建,福建藤编看安溪
2018-06-11   来源:华夏匠人

山藤竹木,铁线钢板,这些普普通通的材料,

在安溪藤铁手艺人的手下,脱胎换骨,

成为一件件工艺品,走进千家万户。

非遗 | 藤铁工艺:全国藤编看福建,福建藤编看安溪

安溪藤铁工艺

安溪有“三铁”,铁观音茶叶,三安钢铁,在国内几乎家喻户晓,但在国外,安溪藤铁的名气,一点也不逊于此。

作为国家“藤铁工艺”重点出口生产基地,安溪藤铁工艺产业发展专注国际市场,产品畅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欧美园林景观市场的青睐。2014年,安溪县家居工艺企业较为集中、配套较为完善的尚卿乡被授予“中国淘宝镇”,安溪竹藤编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非遗 | 藤铁工艺:全国藤编看福建,福建藤编看安溪

历史发展

|指|尖|上|的|魔|幻|艺|术|

安溪,不仅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中国乌龙茶之乡,也是中国藤铁工艺之都、中国家居工艺产业基地。作为中国藤铁工艺之都,安溪家居工艺文化产业,是该县与铁观音齐名的又一张靓丽名片,也是当地出口第一大产业。历经40多年的创新发展,安溪家居工艺文化产业已经走过一条“竹编——藤编——藤铁工艺——家居工艺”的创新蜕变之路。

非遗 | 藤铁工艺:全国藤编看福建,福建藤编看安溪

安溪竹藤编这一古老技艺,具有千年历史,被誉为“指尖上的魔幻艺术”,实用性与工艺美相融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五代初建安溪县记》和《泉州府志》记载,唐宋时期,“畚”、“筐”、“焙茗”等竹制品,老百姓已经开始使用。千百年来,农具、茶具、日用器具中属于竹藤编的相当普遍,有篾箍、筛、笼、篱、笠、蓆、簾、桌椅、盘、筐、箱、斗箕、蒸笼、灯等14类40多种品种。近现代以来,安溪竹藤编多散见于内安溪农村家庭副业,篾货上圩市交易或请师傅上门编织。

非遗 | 藤铁工艺:全国藤编看福建,福建藤编看安溪

安溪竹藤编技艺历史悠久,以“技艺精湛、别具匠心、返璞归真、品类齐全”的特点享誉国内外。

工艺之乡

|福|建|藤|编|看|安|溪|

“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安溪藤铁工艺已经走进了海内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家庭、餐厅、酒吧和公园。” 回顾安溪藤铁工艺产业的发展历史,被誉为安溪藤铁工艺产业“宗师”的陈清河感言,“当年一个热水瓶外壳催生了如今的工艺产业。”

非遗 | 藤铁工艺:全国藤编看福建,福建藤编看安溪

2002年,国家农业部授予安溪县“中国藤铁工艺之乡”的称号。2016年9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安溪县“中国藤铁工艺之都”特色区域荣誉称号。2014年,国务院国发文,安溪竹藤编已正式列入国家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安溪县进一步打响“藤铁工艺”迎来了全新的契机。

非遗 | 藤铁工艺:全国藤编看福建,福建藤编看安溪

如今,全国藤编看福建,福建藤编看安溪。千年来活跃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茶产品,已被短短几十年兴起的藤铁工艺“争宠”。而且,安溪藤铁工艺品已远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包括近邻东南亚国家,就连欧美、中东等国家和地区也有众多的“客户群”,带动安溪藤编工艺走向世界。

藤铁之父

|匠|心|传|承|

而这一切都与一个人有关,“安溪藤铁工艺之父”、全国劳模——陈清河。这是一双有力的手,粗大的毛竹在这双手中被拉成竹条,薄弱纸片;这是一双灵巧的手,纤细的竹条在这双手中上下翻飞,经纬交错。正是这双手,带领安溪的竹编产业实现了3次转型升级,将不起眼的竹编发展成为拥有12万从业者的支柱产业。

非遗 | 藤铁工艺:全国藤编看福建,福建藤编看安溪

陈清河被誉为安溪“藤铁之父”,他作为安溪县第一位全国劳模始终退而不休。从公职退休后,他应政府和各方人士的极力邀请,带领安溪藤铁朝着“百亿”产业的目标前进。

非遗 | 藤铁工艺:全国藤编看福建,福建藤编看安溪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陈清河说,安溪传统的竹编工艺是来源于老百姓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用具,不断创新创造,开创了全新的市场需求。今后,如何更好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开发出更多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工艺精品。


责任编辑: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