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查看菌草的扎根状况。
成片的风车田上,一株株菌草爬满沙坡。
初春,平潭长江澳风劲潮涌,在成片的风车田上,百余亩菌草在风中摇曳,高度从2米到3米不等,颇为壮观。
看到这一幅景象,菌草技术发明人、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研究员林占熺显得尤为激动:“看到没,这些菌草顺利越冬了!我们在平潭的试验取得了显著成效!”
当天,林占熺率领团队特地驱车来岚,就是为了一探菌草的长势。在长江澳菌草种植示范基地,技术人员用水冲洗菌草的根部,冲掉上面的浮沙。不一会儿工夫,浓密而细长的根须便裸露出来,呈现网状结构,互相缠绕着,紧紧地抱住沙地。
林占熺告诉,这些菌草根须呈黄色,有的向下伸展的深度达1.5米、长度达4米,意味着菌草成活了。也就是说,在平潭试验的这些菌草成功越冬了。
现场,明显感受到,强劲的东北季风夹杂着阵阵细沙扑面扑来,吹得脸颊发疼。令人惊讶的是,这片菌草却能在劲风中傲然挺立,茎秆表层看似枯槁,油绿的叶子已经从细竹节般的躯干中抽发出来,呈现出勃勃生机。
“初步推算,长江澳菌草种植示范基地的菌草成活率达80%以上。”林占熺说道,隐藏不住脸上的笑意,“菌草顺利在平潭越冬,意味着团队又攻破一个世界级难题呀!”
去年4月,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平潭综合实验区科技研究院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在平潭长江澳菌草种植示范基地试验种植150多亩菌草,旨在推进“平潭滨海菌草生态治理及产业化的开发研究与示范”项目。
时隔10个月,尽管春寒料峭,这百余亩菌草依然长势喜人,其大小不一,还分种类。其中,生长快且高大的“巨菌草”已长到2至3米高,生长较慢但耐寒的“绿洲1号”,在与风沙长时间的抗争中泛出丝丝绿意,整齐地向深处绵延而去。
据了解,菌草乃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且入土较深,能够在水土流失严重的环境下生长发育,因此成为固沙固土的有效植物。“菌草无需除草等养护措施,仅浇水施肥即可,人工成本低。”林占熺说,目前来看,它们抵抗了平潭台风灾害,顺利越冬,完全可以适应滨海地区的特殊气候。
平潭位于海坛海峡与台湾海峡之间,所在的海域与百慕大、好望角并称“世界三大风口”海域。长江澳是平潭五大风口之一,流沙阵阵,造林难度最大,每年实验区都在风口地带造林绿化,但靠近海滩的区域树苗成活率不高,容易在冬季被风沙掩埋。
为此,林占熺带领团队尝试挑战这个历史难题,他选择在长江澳种下150余亩菌草,进行滨海风沙环境下菌草生态治理试验。此前,林占熺曾在宁夏、西藏、贵州等多个省份通过菌草种植扶贫治沙,并将此项技术从中国传播到105个国家,而且在沙漠地区种植成功,在世界各地立起了生态安全屏障。
但在滨海风沙环境下种植,这是头一次,而菌草再次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防风固沙效果特别明显。在长江澳菌草种植示范基地四围,原本随风流动的沙地被菌草阻挡,形成了两三米高的沙丘,而被风沙掩埋的菌草却从沙丘中露出尖头,顽强地向上生长。
对此,林占熺解释说,风沙吹来,碰到了菌草,就减缓了速度,并在菌草四围逐渐堆积起来。“菌草阻沙效果十分明显,阻止了沙丘蔓延。而另一头没有种植菌草的地方,沙被疾风吹得漫天飞扬,甚至吹到附近江滨道路上。”
这只是一个开始。如今,林占熺的菌草创新之路越走越宽,从“以草代木”种菇扩展到菌草生态治理、菌草饲料肥料、菌草发电、菌草材料等众多领域。在平潭,这项技术也将释放出巨大潜力。“菌草已经成为滨海防风固沙的‘先锋’,不仅可以改良土壤,还可以让沙地变绿洲,建起绿色生态屏障,让平潭的绿地向海边延伸。”林占熺说,下一步将在平潭继续研究示范推广菌草生态治理,助力平潭绿岛花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