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
在福州,目前保留下来的二十四个节气与传统佳节联系在一起只有三个,分别是清明、立夏,与冬至(冬节),全国各地过清明节的习俗大同小异,但清明节在福州有自己的特色。
清明节·菠菠粿
清明节之前,福州人就开始做菠菠粿(也称作“清明粿”,福州市面上有售)。菠菠粿是用糯米和一般的大米,按一定比例磨成的粞(米浆压干后的半成品),以粞为壳,馅有萝卜丝、豆沙、八果等。它特色是必须加入一种叫菠菠的草(见图),才称得上菠菠粿,还有就是菠菠粿必须用黄皮果(黄弹)的叶子衬底,才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菠菠粿是清明节必备的供品之一,另外一个就是光饼了,为何福州民众要用光饼来供祖先?这是由于光饼是抗倭名将戚继光发明的,是一种最简单的烤制小饼,人们便把这种行军中的干粮叫作“继光饼”。福州人感念戚公功德,同时也为了永久纪念他,光饼也与菠菠粿、切面、豆腐一起,成为福州民间清明祭祀神灵祖先必备的供品。
清明节·压纸
“压纸”原表示为祖先修补房屋,过去的房屋多用茅草、瓦片铺顶,‘压纸’就是防止祖先的“住宅”因年久失修而漏雨。这种习俗也体现了传统丧葬习俗中“事死如事生”的理念,于是在福州话里,“压纸”成了扫墓的代名词,福州人常常会用“你压纸了吗?”来询问亲友是否扫过墓了。做子孙的对祖先的坟茔每年至少要看顾一次,扫墓一般在清明前后(另有个别地区是在秋季扫墓的),主要有:除杂草、整墓埕、燃香烛、祭供品,“以楮纸覆墓上”,故扫墓俗称“压纸”。清明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择日上山踏青、扫墓,带去鲜花、光饼、菠菠粿、水果等祭品,上山扫墓祭拜先人,然后要把纸钱压在墓顶及周围,以表饮水思源,慎终追远之意。
“压纸”的另一层重要意义是告诉人家:此墓有后来人。此外,值得一题的是,“压纸”时也可对无后人扫墓的“邻居”压一些冥钱,以示友好。
“压纸”归来,不忘摘一枝马尾松枝或其他绿树枝带回,插于祖宗牌位前,但目前已演变为将松枝等插在门前,这叫“压青”。树枝插于祖宗牌位或门前其实它的意义与作用是一样的,标志这家人已为已故亲人扫过墓了。
清明节·插柳
古时,在清明节这天,城内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的屋檐下插一条柳枝,柳枝垂于大门上,这叫“插柳”。为什么要在屋檐下插柳?对这一习俗的解释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在唐朝黄巢谋划叛乱时,选择了柳枝作为追随者的记号,他暗地里叫他们把柳枝插在自家大门屋檐下,并指示叛军士兵不要去骚扰这些人家。揭竿叛乱的日子就定在清明这天。所以,古谚语中有“清明不插柳,死遭黄巢手”说法;另一种说法认为,柳枝有灵性,插柳是为了除祟辟邪。此外,还有一种美好的说法,认为房檐上插柳,是醒目的标志,可导先人的亡魂归来。这三种解释的共同地方是,“插柳”为了讨平安、吉利。不过,现在“插柳”习俗在福州城区已多不见,见到的只是人们“压纸”后带回来的松枝了。
晋城陵仪式传承中华之礼,延续生命光辉。古礼当中既有丧礼,又有葬礼,还有祭礼。晋陵仪式将作为葬仪文化见证,铭记的重要载体,福荫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