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新圩举办首届“翔台乡创春耕节”暨翔台农业乡创论坛
2019-04-29   作者:罗子泓 曾嫣艳   来源:厦门网

  面前埔田园综合体乡村振兴的首个项目——三五丘“七彩田园”试营业。

  新圩嫂带来合唱表演。

  家长和孩子一起DIY。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 文/  罗子泓 曾嫣艳 实习生 张雅珣 余庆东 陈领安图/ 蔡茂祥 李毓琳)传统的“翔农敬天仪式”上,德高望重的老者牵出耕牛,敬天祈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新圩的汉子们,用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拍胸舞,歌颂劳动,表达喜悦心情;身穿汉服的小学生们,在村中最有学识的老者带领下,进行“博文约礼”;集市之中,特色产品摆开,市民竞相选购……

  昨日,在翔安的田间地头,在春日暖阳照耀下,第一届“翔台乡创春耕节”暨首届翔台农业乡创论坛正式启幕。

  青春建功,乡村振兴,为助力翔安区乡村振兴事业,促进两岸融合发展,中共翔安区新圩镇委员会、新圩镇人民政府及共青团翔安区委员会等携手主办此次活动。春牛犁田、插秧、捕鱼等春耕民俗活动联袂上演,让新圩镇面前埔这个市级乡村振兴基地闪耀光芒。与此同时,面前埔田园综合体乡村振兴的首个项目——三五丘“七彩田园”也正式开启试营业。

  精彩纷呈系列活动让市民感受自然气息

  一大早,新圩镇面前埔人声鼎沸。村道两旁,农夫市集火爆迎客。立足农村的“春耕节”,开展生态课堂、田间竞赛等活动,既为村民搭建展现家乡特色的平台,也让参与活动的市民感受地道的自然气息。

  蔬果代替鲜花制作而成的“花束”一样诚意满满!在“七彩田园”生态课堂上,来自新圩学校三年级的学生围着大方桌坐下。大葱、芹菜、胡萝卜、花椰菜、辣椒及彩纸、彩带等DIY手作道具摆满一桌。在老师的用心带领下,孩子们将蔬果扎成漂亮的“手捧花”。

  “孩子们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比较少,通过这样的手作活动,可以让孩子认识蔬果、了解农耕。”带队的王老师说,自从面前埔打造三五丘“七彩田园”后,学校就将生态研学课堂搬到这里,让孩子们走进大棚认识蔬菜、研磨黄豆制作豆浆,还可以近距离接触老农,聆听他们讲述农业知识。

  农夫市集上,琳琅满目的翔安特色农产品备受市民瞩目。清晨7点,后溪村村民蔡女士就带着纯手工制作的米糕早早来到现场。“这门手艺是奶奶传下来的。”蔡女士说。或许是因为手法古早、制作精良,带着竹屉香味的米糕很快售罄。

  值得一提的是,“春耕节”启动仪式一样很接地气。台上,领导、村民代表用播撒五谷杂粮的方式开启活动,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来自面前埔村的农耕老者,牵着自家耕牛绕台一周,并在新开辟的田上现场犁地。

  不忘初心,种下希望,乡村振兴的脚步从这里启程。

  两岸融合东海大学团队助力乡村振兴

  “春耕节”现场,有许多牛和猪的卡通形象——“东海牛”象征着台湾东海大学的特色乳业,“吉祥猪”则是翔安区的代表。两地吉祥物面对面,将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春耕节”就是结晶。

  今年寒假,台湾东海大学地方创生研究团队在指导老师伊志宗的带领下,来到面前埔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与村民、企业交流的过程中,他们萌生出了筹办“翔台乡创春耕节”的想法——这是一次有关乡村振兴的尝试,也是开启两岸融合发展的又一渠道。

  此番,团队师生亲力打造“地方创生馆”——以村中旧民居为基地,展示台湾东海大学博雅教育、地方创生典型案例;开展“茶道”“蜂学”及“弓道”等特色研学课程。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启发在地青年发掘本土特色,以研学等形式,开发乡村旅游新业态,助力乡村振兴再发展。“春耕节”启动仪式上,台湾东海大学地方创生中心筹备处正式揭牌。往后,这里还将被打造成台湾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实习见习基地。

  此外,利用翔台农业乡创论坛,两岸专家学者、创业青年还将就如何依托本土资源,打造乡创项目等话题展开交流。据介绍,下一步,翔安区将继续打造农旅系列亮点,诚邀两岸乡村文创、乡建、文旅等专家和大学生,共同助力翔安区乡村振兴事业,促进两岸融合发展。

  【原声】

  扩大两岸交流

  深化产业融合

  翔安区新圩镇党委书记苏宜远:近年来,新圩镇在推动乡村振兴和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方面做出许多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果。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扩大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加大力度吸引台湾青年来厦学习实习就业创业;深化两岸乡村振兴产业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

  为台湾大学生

  营造家的感觉

  共青团厦门市翔安区委员会书记郭闻文:无论是场馆设计布置,还是研学内容规划,创生中心都带着浓浓的台湾味。作为台湾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实习见习基地,我们希望为大家打造一个有家的感觉的地方,让大学生更愿意带入他们的想法、经验乃至资源。希望通过活动,引进台湾地区相对成熟的研学、教育和大学交流体系,促进两岸青年交流,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两岸融合。

  交流创生经验

  结合本土创新

  台湾东海大学地方创生研究团队指导老师伊志宗:地方创生,是从地方文化的发掘开始。寒假社会实践时,创生团队二十多名成员在面前埔村民带领下,细致感受在地文化的精彩,也领略到两岸人民共同的智慧和精神。我们希望,能够把较为丰富的乡村振兴、社区营造经验带到这里,结合当地情况进行实践,鼓励和启发本地人不断总结创新,把经验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