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漳州市通过企业家结对、成立合作社、让贫困户入股等模式开展扶贫攻坚。特别是全市人口第一大县漳浦,辖区曾有5个重点贫困村,当地坚决贯彻“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原则,改“输血”为“造血”,通过多种方式的种养合作社创新扶贫模式。目前,漳浦5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11193人全部“摘帽”。漳浦县在扶贫工作中深挖“如何帮”“怎么扶”,着眼可持续性帮扶,力求杜绝贫困户重返贫困,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之路,许多种养合作社成为贫困户口中的“致富社”。
养出“致富牛”
“这个‘合作社’入股是入对了,去年分红5300元,今年初又分红5300元。”5月6日上午,漳浦县前亭镇田中央村建档贫困户王国齐哼着小曲来到村头的“助发畜牧养殖合作社”里,看看牛的长势情况。
前亭镇地处偏远,不少村子的经济较为落后,像王国齐这样的贫困户还有不少。为了帮助当地32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前年夏天,前亭镇引导企业参与到精准扶贫的工作中来,成立了“助发畜牧养殖合作社”。合作社由前亭镇政府扶持、当地企业创办、贫困户参与,王国齐成了其中的一名“社员”,还当起了“牛倌”。
今年58岁的王炎元本是田中央村村民,多年前外出创业小有收成,后返乡成立漳浦县延源畜牧有限公司。在县、镇政府指导下,公司和贫困户们共同成立“畜牧养殖合作社”,作为漳浦具有代表性的扶贫项目。
“合作社分工明确,而且最大力度让利贫困户。”田中央村干部王玉阳说,延源畜牧有限公司与贫困户签订协议,贫困户办理5万元政府贴息贷款作为投资成本参股,年终参与分红。其中,延源公司提供养殖场地、水、电、设施设备、牛仔、饲料,并提供技术指导与除药物成本外的管理服务工作。共有32位贫困户参与,每人认领5头。在牛出栏后,延源公司与贫困户商议销售渠道与销售价格,并由延源公司统一回收集中销售。
“他们在入股的同时,也可以来牛场养牛领取工资。”王炎元说,延源公司为贫困户们开出每月3000元包吃住的待遇,另有满勤奖金、年终过节红包等福利。
“资产收益+入股分红+务工薪金”模式,既为贫困户们找到了脱贫致富的路径,又为延源公司提供了稳定的劳动力,实现多方共赢。
“现在合作社里养殖的是骆驼牛,是一种原产于南亚的肉牛,为了降低养殖风险,每头骆驼牛在两三百公斤时买入,大约饲养三个月后,牛会长膘长到四五百公斤,这时就可卖出,这样算下来,一年大约可以养殖三季的骆驼牛。”王炎元给算了一笔账:一头牛进价大约在9000元到10000元,扣除成本以后,一头牛的纯利润大约是1000元。按照初步计算,一个牛栏一年可以挣3000元,这笔收入可帮助贫困户改善生活条件。
就在今年春节前,畜牧养殖合作社举行了第二轮股东分红发放仪式。每股分红100元,共计分红资金144600元。其中,持有53股的27人,每人分红5300元;持有3股的5人,每人分红300元。
建档贫困户杨进发共持有53股,共分红领到了5300元,这些钱除了一部分用于过年外,大部分存起来,准备来年盖个新房子。而另一户贫困户王振海也是合作社的股东之一。在投资入股合作社之前,一家五口人一同挤在一方老厝中,生活颇为拮据。年迈的母亲与正在上初三和小学的两个女儿全靠他在外打工寄回的钱过活。
“没想到养牛也能养出‘致富牛’。”王振海说,他以前都在外面打零工,工资不高,温饱问题也只能勉强解决。如今入股了“合作社”,有了稳定的收入脱了贫,还盖起了新房,这在几年前想都不敢想。
“像这样的以养殖为主的扶贫形式还有许多。”漳浦县农村农业局副局长王亦成说。此类养殖合作社,对农民脱贫致富起到重要作用。
种出“希望果”
5月6日下午,在湖西畲族乡顶坛村,村民蓝国亮正指挥着工人采摘及装运青椒。
蓝国亮今年刚满50岁。上世纪90年代,其只身外出创业有了一定的成就。几年前每次返乡看到一些村民仍为生计而奔波着,他毅然决定带动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
“如何最大化实现土地的价值?如何更好带领畲乡百姓致富?”经过一番考察思考后,蓝国亮组织当地农户成立了湖西乡绿盈果蔬农民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流转了100多亩土地,建立起该乡第一个规模化温室大棚果蔬种植基地,随后引进了太空椒、黄皮尖椒、圆椒等品种进行种植。
当年,青椒喜获丰收,一亩温室大棚可产青椒上万斤,扣去成本赢利6000元,比传统的种植方式增收40%左右。
“这种‘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非常好,一方面土地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实现最大效益;另一方面还可解决当地许多妇女和老人等剩余劳动力就业,确保农户稳定收入。”蓝国亮说,农户除了入股分红,还有务工收入,如果一年按200天的务工时间、100元/天的收入来计算,一人一年有2万元的收入。
“蓝国亮见过世面,有技术,有市场人脉。他来带头,我们更有底气。”合作社入股成员蓝来文竖起了大拇指。
有了第一年投资的信心,蓝国亮决定带领大家于第二年投资扩建160亩温室大棚。其中100亩用于扩大青椒种植,60亩则用来种植水果“新贵”——台湾黄金百香果。
“到了下半年,大家就可以品尝到新鲜甜蜜的百香果了。百香果一定会成为大家脱贫致富的‘希望果’。”蓝国亮信心满满地对所有入股村民说。
走在霞美镇巷内村的村道上,建档贫困户张汉竹脸上洋溢着笑容,他家今年的枇杷丰收了,而且行情又不错,卖了一个好价钱。
巷内村三面环山,离镇政府远,村组公路路况差,村里像张汉竹这样的贫困户共有13户。
去年年初,霞美镇扶贫办在巷内村制定实施枇杷产业扶贫示范项目时,遭到一些贫困户的反对:“种植枇杷收成不好怎么办?”
林汉兴是一名驻村扶贫干部,他通过实地调研、民意征求,探索了“农户土地入股+村集体资金入股﹢贫困户各自经营管理﹢政府全方位指导扶持”的枇杷产业经营模式。以巷内村枇杷种植大户为主体,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充分发挥“传、帮、带”实效,把贫困户培养成为发展枇杷种植产业的技术能手;为了打消贫困户担心枇杷产品滞销的疑虑,还由村委会牵头,以枇杷种植大户为市场主体,为参加枇杷种植产业精准扶贫的对象户,提供技术指导、生产代管、优质生产资料供应等服务。
这个模式打消了贫困户的顾虑,项目直接带动了巷内村贫困户13户48人发展,每户贫困户年收入可增上万元。在巷内村,黄黄的枇杷成了贫困户的“希望果”。
建长效机制
“扶贫,除了‘输血’,更需要‘造血’。”林汉兴说,当时在巷内村走访期间,发现很多贫困户仍住在危旧泥瓦房中,于是立即汇报分管领导,联系镇城建站相关同事,围绕“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的目标,开展了危房改造项目。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危房改造共补助4户14人,今年还将危房改造1户4人。
“单单解决住房问题,对于这些脱贫户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林汉兴说,只有牵头帮他们成立“合作社”,打破传统种植销售模式,帮他们增收,才是长效机制。
作为“牛场主”的王炎元也认为:“贫困户除了享受分红外,如愿意,又能到牛场打工,学习养牛技术,学到的技术知识都是他们自己的,以后脱贫后,有机会想单干时,才有技术帮衬。”
在技术帮衬、资金帮扶下,以“合作社”为基础的脱贫行动在漳浦全县遍地开花,山上种水果,田里种蔬菜,海边发展养殖业。
今年初以来,漳浦县加强产业对接,利用企业人才优势,引导企业在贫困村实施家禽养殖、高优水果种植、农副产品加工和海产品养殖等一批特色扶贫产业项目,推动扶贫事业发展。
王亦成说,目前,全县已确定19个产业扶贫项目,落实帮扶贫困户1423户,带动265户贫困户平均增收4000元以上。农、贸类民营企业党支部推行的“公司+电商+农户”的合作社扶贫模式,已帮扶100多个困难户拓展荔枝、龙眼、地瓜等农产品的电商销售渠道,每户年增收1万多元。这些种养合作社都成为许多贫困户的“致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