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屏障呵护绿水长
白沙镇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19-05-22   来源:湄洲日报

10.jpg

白沙镇进一步完善一级饮水源保护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

11.jpg

外度水库风景美如画。

12.jpg

镇村干部组成工作队,到田间地头进行丈量。

本报 蔡玲 林亦霞 吴美琳 文/图

金秋时节,萩芦溪畔,山岚伴炊烟袅袅,晓雾染嫩水泱泱。一条条清澈的河流绕过美丽乡村,在青山间潺潺流淌;一幅幅写意的泼墨山水画把梦里的脚步一直延伸,让人沉醉。这美丽景象是革命老区涵江区白沙镇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守护绿水青山的写照。

白沙镇着眼于大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全镇上下凝心聚力,扎实推进三大攻坚战“百日攻坚”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保护“大水缸”共饮放心水

“外度水库的水干净了,大家都受益,所以我们支持治理,愿意搬迁。”9月14日,在涵江区外度水库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搬迁项目现场,村民们纷纷表示愿意配合搬迁工作。看到,几台挖掘机正在拆除一片片旧房屋。

白沙镇是省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及生态建设试点镇,其境内的外度水库则是涵江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该水库横截萩芦溪上游7条支流的溪水,形成一座巨大的人工湖,总库容486万立方米,主要担负涵江城区、兴化湾南岸和西天尾镇城乡70多万人口的生活和生产用水,还承担着向东圳水库输水的任务。

昨日,站在高处俯瞰外度水库。水库湖面仿佛一块翠玉,阵阵飞鸟掠过清澈的水面,给幽静的水库增添了一份生机。白沙镇党委书记张国顺说:“饮用水安全是关系环境、民生的重要问题,水源地的保护问题一直是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焦点问题之一。我们一定把这个‘水缸’周边环境治理好,把‘水缸’保护好,让大家吃上放心水。”

水源污染容易治理难,水资源保护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采取诸多措施,不断加大流域整治力度,但水源保护与库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矛盾依然存在,逐步异地搬迁一级水源保护区内群众,显得愈发必要和迫切。该镇启动了外度水库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搬迁一期工程,对涉及的狮亭、东泉、龙西3个村9个居民点的257户进行整体搬迁,拆迁面积约5.6万平方米。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基本完成签约、交房和旧房拆除工作。在拆迁过程中产生的废墟,该镇全部清理出场,防止对水源环境造成影响。

连日来,白沙镇和狮亭、东泉、龙西村的干部组成一支工作队,顶着热辣的太阳,到果林、水田地里进行丈量。该镇采取政府统一收储土地流转的方式,力争做到不耕作,最大限度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东泉村村民林美容高兴地说:“我家有10亩龙眼、枇杷树,现在政府以每年每亩800元的租金向我租用,而我保证不使用农药、化肥栽种,结的果实还能给家里增加一定的收入。”

为加强外度水库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有效防治水库水质污染,该镇进一步完善保护区内界标、宣传警示牌和隔离带等基础设施建设。布置隔离网5000米,其中,电子围栏总长2500米、钢丝隔离网2500米;设立界标12面,交通警示牌8面;建设一套环境监控视频系统,布设12个摄像头,加强水源地安全监控,防止水源地生态环境被人为污染和破坏。

除了治理库区和水源污染源外,建设库区水源涵养林业至关重要。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流域内大规模山地开发,种植枇杷和桉树等。眼下,该镇通过在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枇杷经济林下套种阔叶树,林缝补植;在二级水源保护区将桉树更新改造成木荷树、相思树等非桉树阔叶混交林等措施,改善林种结构,发挥森林涵养水源、固土的作用。

此外,该镇大力实施外度人工湿地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建设生态湿地3.4万平方米,配套建设生态步道1277米;实施外度水库湖滨缓冲带建设工程,通过生态护岸建设,梳理和恢复湖滨水生态环境,从而改善水生态结构。

打造水清河畅美丽乡村

万物因水而生,百业得水而成。

位于白沙镇南部的澳东村是革命老区村,自然环境优美。9月17日,来到该村。站在澳柄桥上,放眼望去,沿溪河岸景观带风景美如画。桥下的东泉溪,溪水清澈见底,水里不时有鱼儿结伴经过,觅食嬉戏。该村党支部书记许新华告诉,流经澳东村的东泉溪原来溪水污浊,溪流两岸杂草丛生,有时还有死鱼浮面,水质令人担忧。

今年以来,我市大力开展水库入库小流域综合整治,提升小流域水质,改善水环境质量。东泉溪是外度水库的主要入库河流之一,水质提升迫在眉睫。白沙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东泉溪小流域水质提升项目。

东泉溪小流域水质提升项目涉及东泉、澳东、澳柄三个村,主要目标是将水质从劣V类提升到V类,计划完成投资1200万元,在东泉溪沿线3个村庄建设污水收集及处理系统,对河道淤泥进行原位消解清淤,砌筑生态护坡,并修建2座公厕、6个垃圾收集容器、200个三格式化粪池、6处人工湿地、6座自然氧化塘、6条生态沟渠以及1500米的生态隔离缓冲带等。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省、市、区领导经常深入现场检查指导。项目施工也得到当地群众及村干部的理解与支持。通过整治,东泉溪的水质有了明显提升,水质已达到Ⅲ类标准。

澳东村还通过投入卫生设施建设,聘用专职保洁员进行全方位的保洁,脏乱差问题得到解决,全村卫生面貌得以改观,河面上没有塑料袋、易拉罐、泡沫箱、木块等生活垃圾。村里还投入55万元,对村主干道的路灯进行改造,并对主干道周边环境进行绿化整治,努力打造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

■推进小流域管护常态化

白沙镇境内有市级、区级、镇级河流各1条,分别是自西向东横贯白沙镇境内的萩芦溪干流白沙段,总长11公里,流经广山、宝阳、田厝、狮亭、龙西、龙东6个村及白沙社区;总长24.2公里的东泉溪,在流经澳柄、澳东、东泉村之后,汇入外度水库;以及总长6800米的白沙溪,流经长兴村、白沙社区,最后汇入萩芦溪干流。

问河哪得清如许,唯有护河任在肩。一直以来,白沙镇把生态作为最大优势,把构建绿色生态屏障作为特殊的政治责任,全力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该镇成立了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白沙镇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挂牌成立了白沙镇河长制办公室、镇河务管理中心,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制作河道界桩及公示牌,组织招募村级河道专管员13名,明确各河段长和河道专管员职责任务,积极开展巡河、管河、治河工作。与此同时,完善了河长会议、信息报送、工作督查、考核问责、激励奖惩等一系列河长制工作规章制度,实现全镇河长制管理常态化。今年第一、二季度,该镇对2名巡河履职不到位的河道专管员进行通报。

污染在水里,根源在岸上。要确保水清岸绿,控源截污是关键。目前,白沙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工程已完成5个提升泵站建设,其余管道已于9月中旬全部完工,纳入大管。

今年以来,该镇在澳柄、龙东村及洋顶村,排查出5处反弹复建的畜禽养殖场,已将其关闭拆除,并整治到位。全面摸排“小散乱污”企业,对1家机砖厂、7家石材加工场也进行了关闭拆除。对存在环保问题的中石化白沙加油站、梨坪加油站进行联合执法关闭,并督促中石化白沙加油站按环保要求进行防渗漏处理。结合共建美丽乡村工作,加大对道路、房前屋后及河道两旁的垃圾清理力度,使农村垃圾及时得到处理,已基本实现日产日清,并进一步做好三格式化粪池建设和集镇区生活污水排放的管理、改造工作,改善镇村环境卫生。

如今,一条条河流经过一番“洗礼”,逐步重新焕发光彩,变身为一条条优美的景观带,为美丽白沙添彩。


责任编辑: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