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出逐梦”到“返乡筑梦”,那些改变乡村的大学生创客
2019-05-27   作者:吴剑锋   来源:新华网

与许多同龄人不同,今年28岁的洪良彬毫不讳言自己是个“农民”:“以前家里人总说,不好好读书以后只能去种田,我现在反而觉得‘搞农业’是一件自豪的事。”

洪良彬是福建晋江“九九星创天地”的创始人,这是一个专属于农民创客的孵化平台,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青年活跃于此,其中不乏近两年刚毕业的大学生。

过去,农业在当地一些年轻人眼中是一个不太体面的就业选择。“以前,我们公司在招聘,有些应届生一听我们是‘搞农业’的,二话不说就把电话挂了。”洪良彬回忆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国兴起,他萌生了做农业孵化平台的念头,“用创业的形式让年轻人投入到农业创新中。”

如今,星创天地逐步走上正轨,依托平台提供的智能设备、技能培训和商业拓展服务,许多大学生回归农村并将这里开辟为一片沃土——两年前,由几名毕业生联合创办的园艺作坊,现在已成长为一家有着三四十名员工,年营业额超千万元的企业。在星创天地,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

与面朝黄土的父辈不同,由大学生构成的“新农人”并没有太多与种子化肥打交道的经验,但有着对商业和新技术独到的理解,他们做出了过去许多农民不敢想、想不到的事情。

借助高校资源,他们将鱼稻共生的模式引入乡村,不仅节约了肥料,也提高了农产品品质;为了打破种粮大户的固有思维,让优质农产品形成影响力,他们对接团队帮忙注册品牌、设计包装、规划营销,每年为农户至少增收50万元……洪良彬说,相比体力劳动,这些创客更擅长“脑力劳动”,以资源整合、互利共赢的模式改变过去农民单打独斗的局面。

改变传统农业的同时,来自高校的创客也悄然改变着农村的面貌。走进磁灶镇苏垵村,昔日废弃的砖墙被手绘图案点缀,不起眼的房前屋后添了竹林景致,村规民约成了河道两旁随处可见的漫画……很难想象,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垃圾和废弃荒地随处可见的景象。

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的学生为这场蜕变按下了“启动键”。晋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友加介绍,2017年,晋江市组织大学生开展乡村夏令营活动,以比赛形式将乡村的闲置地块留给学生改造,这些不起眼的角落很快成了创客们挥洒创意和情怀的舞台,许多学生立足村庄特色,在设计中融入闽南文化,创造出别具韵味的乡村景观。

当看到乡村的黑茶古文化成为砖墙上一抹亮丽的手绘风景时,苏垵村党支部副书记陈溪湖感慨,“这些学生真有创意,做的全是当地人想不到的事。”学生的热情也感染了当地村民,在微景观的营造过程中,许多村民积极参与,出谋划策,成了乡村建设的主人翁。

为激发大学生到农村创新创业的热情,近年来,晋江持续开展“五微五营双创”活动,通过举办大学生夏令营、校园双微创意营等,吸引高校学生到乡村进行景观、庭院改造,部分团队还与村社建立了长期合作,为乡村提供建设咨询。

据了解,截至2018年,我国各类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累计达780万人,其中高中和大中专以上学历的占40%,许多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和“海归”人员反哺农村。

“许多过去的‘外出逐梦人’如今成为‘返乡筑梦人’。”福建农林大学马永强博士指出,高校大学生已成为乡村建设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

责任编辑: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