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推进实施高质量水土治理,采取分区域、分类精准治理。” 10日,福建省水利厅副厅长游祖勇在接受访谈时说,水土保持是福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下一步将通过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治理并行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各项工作。
近年福建充分发挥“长汀经验”在全省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结合各重点县实际,通过探索创新崩岗、坡耕地和小流域治理模式,打造一批新亮点、新特色工程。全省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767万亩,水土流失率由2011年的9.95%下降至2018年的7.97%。
“我们明确了水土保持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游祖勇说,接下来,福建将确保“十三五”后两年每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00万亩,至2020年全省水土流失率控制在8%以内;“十四五”期间,全省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00万亩,至2030年全省水土流失率控制在7%以内。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游祖勇说,首先是突出高水平保护。严守福建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范围,从源头上预防水土流失。对已治理且林分结构较差的水土流失区持续实施封禁、有序分期补植阔叶林等措施,不断改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其次是实施高质量治理,有效减少流失斑存量。采取分区域、分类精准治理,重点推动长汀精准治理,在消除水土流失斑和提升林分结构上“两头发力”,打造全省水土保持示范区,确保到2020年水土流失率降至7%以下;着力对水土流失率大于15%的安溪、诏安、南安、平和4个县(市)实施“四地攻坚”,确保到2020年水土流失率降幅比2015年均达2.5个百分点以上;全面推进“十个重点”,在水土流失率10%~15%的宁化等10个县开展综合治理,确保到2020年水土流失率降幅比2015年均达1.5个百分点以上。同时开展面上治理,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源头预防,加大资金投入、实施政策激励,进一步巩固提升全省治理成效。
最后是实行最严格监管,有力遏制增量。加强对重点区域和重点工程的全过程跟踪监管,事前严把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关,事中、事后按照责任清单,逐级强化督查;充分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先进技术手段,对重点生产建设项目开展水保专项执法检查,依法加大水土保持补偿费征缴力度,重点查处一批未批先建、未验先投等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强监管震慑;加快推进“数字水利”水土保持信息化子系统的数据库建设,构建水土保持“一张图”,以水利信息化驱动新时代治水兴水和行业监管体系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