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屏湖风光 钱锦承 摄
今年5月开通的古田县首条公交旅游专线将多个景区与重点村落串联成线,游客得以纵览古田美景。从起点站翠屏湖码头至第五站食用菌市场,短短4.7公里路程,映照出古田从困难重重的库区县发展成为“中国食用菌之都”的历史与现实。
翠屏湖畔的古田,既是一座千年“古”县,又是一座甲子“新”县。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古田建县。历代以来,古田县治除短暂(980-988年)迁至水口外,均在翠屏山南玉屏镇。
上世纪50年代,国家“一五”计划提出建设古田溪水电站,为此迁建整个古田县城,淹地4万多亩,移民4万余人。现今的古田县城是1959年在距旧城西南不远的罗华乡庄洋里建起的“新城”。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为建设国家“七五”计划项目水口电站,古田县再淹地2万余亩,移民2万余人,新建黄田、水口两镇。
两次大移民都成为古田建县千年来的大事,库区群众为支持国家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由此凝聚成艰苦奋斗、众志成城的库区移民精神,推动着古田经济社会的新发展。
“‘库区’是古田县最大的县情,库区建设和移民工作是古田县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1987年至1993年任古田县委书记的蔡天初说。
由于建水电站淹没了大量土地,令古田本就匮乏的耕地资源更加不足,库区移民为了生存,转向发展“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的食用菌产业。
据《古田县志》记载,隋大业五年(609年),古田境内就有人种植香菇。上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古田人以人工段木栽培银耳为起点,先后突破银耳瓶栽、银耳袋栽、香菇室外袋栽、竹荪生料栽培、银耳棉籽壳代料栽培、黑木耳南方栽培、茶树菇菌种和配方创新等技术,在全国率先掀起银耳、香菇、竹荪、黑木耳、茶树菇生产的“五次浪潮”。
古田县食用菌批发市场 龚键荣 摄
1990年,食用菌产值占古田农业总产值70%左右;食用菌产业税收占县财政收入的30%;农民人均收入637元,比1978年增长3倍。与此同时,食用菌产业的兴旺还促进了古田商贸、交通、机械业的繁荣。这一年,古田建成全国第一个食用菌专业市场。
“靠着食用菌产业,古田县库区移民的生计有了保障,心也渐渐安定了下来。”蔡天初举例说,水口镇朝天桥村是经历过3次移民的特殊村,全村90%以上家庭种银耳,光这一项每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从“上访村”变成小康村。
进入本世纪,古田食用菌产业发展走上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路子,科技研发、质量管控和经营模式日趋成熟,逐渐形成独具特色且难以复制的“县域工厂化”发展模式,被称为食用菌生产的“古田模式”。
古田县商务局局长陈美珍说:“‘县域工厂化’让种植户、合作社、加工厂、经销商等都参与到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分担每个环节的精深化、专业化工作,共享产业链成果。”
现代化的海鲜菇生产产房
目前,古田已开发生产37个食用菌品种,全县279个村中有235个是食用菌专业村,70%的农户从事食用菌生产经营。去年,古田食用菌全产业链总产值超过100亿元。
产业兴,乡村兴。依托食用菌特色产业“龙头带动”“帮带分红”等扶贫模式,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有力提升。据统计,古田县12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实施产业扶贫的有1140户,其中从事食用菌生产的就有386户。
6月20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公告,经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核,并报省委和省政府研究,古田县退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现脱贫“摘帽”,生动演绎了“一朵菇养活一个县”的佳话。
六十一甲子,翠屏湖的风光秀美依旧,古田的面貌今非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