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朝俊(左二)教授木版年画制作工艺
7月21日下午,“霞漳印记——漳州木版年画展暨团扇印制体验活动”在漳州市图书馆举行,200多名观众和非遗亲密接触。见到以传统团扇作为载体,重新演绎木版年画,两个非遗跨界融合,大家不禁感慨,传统的非遗回归生活了。
作为一种节庆时令的民间风俗画,漳州木版年画历史悠久,在我国民族民间艺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州木版年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颜朝俊现场讲解木版年画的历史、制作工艺、发展现状。“轻轻地把颜料刷在雕版上,团扇小心地放上去,再稍微按压。填色时要注意,先淡后浓……”他手把手地教授观众用团扇制作木版年画。“现在大家接触木版年画的机会越来越少了。”颜朝俊说,这固然与时代变迁、传统年画失去生存土壤有关。在他幼时记忆中,木版年画只用于逢年过节才制作。
“我五六岁的时候,过年时,奶奶把雕版拿出来印年画,父亲写对联,然后一起拿到香港路去卖。”颜朝俊说,漳州木版年画在清代鼎盛发展,当时漳州木版年画作坊集中在南门头一带,他们颜家的老店历史最悠久。但现代的生活中运用极少,木版年画制作逐渐衰落。直到他十几岁后,国家重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家族的木版年画陆续恢复制作,他也开始了技艺传承。
“我学习印制、雕刻,到全国各地去交流、学习。” 在这过程中,颜朝俊受到启发:让木版年画在跨界融合创新中得到传承。他开始积极尝试和探索,制作以“林语堂”为主题的雕版及印制图案,衍生出潮流T恤、系列帆布包等文创产品。今年初,他这一“语堂印记”系列文创作品,获得了漳州市首届文创设计大赛银奖。在准备本次的分享体验活动,他对“如何让漳州的木版年画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在生活中重新焕发光彩?”做了一些思考。在夏天,他看到不少人时时拿着一把团扇。同样作为非遗的团扇除了美观,使用率也较高,于是他将二者融合,这样既让人记住木版年画,又让非遗产品“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