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十二金粿尝味!莆仙七月半的这些习俗和禁忌,你知道吗?
2019-08-14   来源:莆田市非遗保护中心

节日由來

道教有三官之说,就是天官尧、地官舜及水官禹,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是天官生日,主要是举行赐福的仪式。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是地官生日,这一天可赦免亡魂的罪。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是水官生日,可为有过失的人解除厄运。道教所称的三官大帝,是主管人间祸福的三个神灵,他们各有当令轮值的日期。据说,每年七月半这一日是地官轮值来到人世,考察和判定人间善恶的日子。因此,在中元节民间有祭拜地官、祭祀祖宗和普度亡魂的风俗。拜祭地官是尊奉神灵,祭祖是为了尽孝,普度是为仁义,其基本内涵是民间百姓寄托对祖先的追念和哀思。

9.jpg

莆仙习俗

初九初十,金水滴滴;十一十二,金粿尝味;十三十四,挑来挑去。

——莆仙民谣

莆仙中元节前,每年农历七月十一十二,家家户户都要做一种用糯米磨浆加“金水”蒸成的粿。(“金水”实际上用干稻草、干黄豆枝叶烧成灰,冲水过滤后形成含碱的水)。因为蒸出来的粿,颜色金黄,所以称这种食物为“金粿”。还制作“宝糕”,其以冬米舂细、过筛、拌上白糖,放置模具上压实后,置于蒸笼中蒸制而成。“金粿”和“宝糕”都是中元节最主要的节日食品。

10.jpg

农历七月十三和十四,已出嫁的女子,如果娘家父母双亡,或一方亡故,要领夫婿携儿女回娘家哭奠“送纸”,第一年开始的称为“送头年纸”,其祭品有果品、猪蹄、金粿、“宝糕”。随着科技与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以传统纸质为基础的冥纸产品与时俱进。人们选用各式各样的新式祭品来祭奠,以悼念先人表达怀念之情。

娘家收礼之后要酌情回礼,如回赠红灯笼、碗、婴儿坐用的“车椅轿”等礼品,让女儿挑回家寓意添丁发财,生活幸福,故叫“挑来挑去”。

11.jpg

农历七月十五为主祭日,也称“祭公妈”。这一天,全家齐聚一堂,共祭祖先。这个时节,因为天气炎热,莆仙百姓俗称“公妈热”。中元节晚上,莆仙有的寺庙还举行普度和盂兰会;在沿海地区,民间也有用白纸折成各种花朵、船只,在中间点上蜡烛放漂水上的“放水灯”风俗用以寄托哀思。农历七月十六,各家举行“送公妈”祭祀,莆仙七月半也到此结束。

民间禁忌

在莆仙民间,有七月半头(一般是指初一至十六)的说法,逢单日特别在七月初七这一天,如果娘家父母等老人健在,出嫁女儿及女婿一般禁忌到娘家探亲。

家有老人,人们一般不喜亲戚、朋友在七月半期间突兀串门;吃饭的时候,也忌讳把两根筷子插在饭中央,这样的做法好比香插在香炉上,是祭拜的模式,一般认为是不吉利的。

七月半期间,家里的老人也会提醒孩子要特别注意出行安全,不私自去涉水,游泳等等。

责任编辑: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