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8个专项整治任务之一,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措施。9月份以来,宁德市严格按照中央、省委部署要求,找准问题、精准发力、补齐短板,全力抓好整顿工作,不让一个基层党组织掉队。
走近福安市穆云畲族乡王楼村大王山新开垦的茶园,虽然已是深秋时节,但映入眼帘的连片茶苗,依然绿意盎然、长势喜人。王楼村党支部书记兰反修介绍,村里种植茶叶多年,但茶树大多散种散管,产值不高。近段时间,在乡里农技专家的指导下,在新开垦的百亩茶园中种下品质高的茶苗。找到了对的路子,大家对村里的产业发展干劲十足、信心满满。
王楼村因党组织服务意识差、服务能力弱、群众意见大,今年被确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乡党委主导推动、村党支部主动作为、群众积极参与,在解决安全饮水难、村级活动场所旧、路灯少等实际难题的基础上,重点帮助理清发展思路,流转了100多亩土地新建大王山茶园,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鼓励贫困户申请小额贷款、其他困难户投工投劳入股茶园,增加群众收入、村集体收入。
王楼村的改变仅是全市在主题教育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宁德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专项整治要求,按照不设指标、应整尽整的原则,“拉网式”排查确定302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紧盯问题、对症下药、合力推进,截至10月底已初步完成整顿。
精准施策破难题
“现在,我们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里各项设施逐步完善,村民住得更安心了。”蕉城区城南镇古溪村“原住民”赵雅珠高兴地说。
去年,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组下沉蕉城区督导时,发现古溪村存在村干部队伍能力素质不高等问题,蕉城区将其纳入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持续开展集中整顿。区镇两级针对存在的问题,靶向发力,号脉开方,采取选派村干部参加培训、外出考察学习、区镇干部结对帮扶等措施,帮助提升古溪村干部队伍能力素质。经过整顿,古溪村干部的履职能力不断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升,绩效考评在蕉城区城南镇名列前茅,今年,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有望突破200万元。
找准症结、精准施策,是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关键所在。各县(市、区)党政主官带头,处级领导带队,以农村为重点,开展“党建体检”,给软弱涣散党组织精准“画像”。坚持采取“一支一策”“量身定做”整改台账,并经县(市、区)委常委会研究确定,做到原因清、责任清、目标清、措施清、时限清,下大气力解决 “无钱办事”“无章理事”“无人管事”“无心干事”等突出问题。
针对党组织书记不胜任现职、履职能力不强等问题,市委组织部制定出台了进一步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和考核评价细则,健全选拔任用、履行职责、激励保障等管理体系。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分级分类抓好全市7000多个基层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并对全市党员开展普遍培训工作。11月份,还将举办全市村党组织书记产业发展能力示范培训班,着力提升村干部推动产业“五化”发展的能力。针对部分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力量不足、无力服务等问题,各地探索建立了村干部“基础补贴+绩效补贴+奖励”结构补贴方式,制定出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使用办法,持续实施“进五争十”三年行动等,着力解决好基本队伍、基本服务、基本阵地、基本保障等问题。
凝聚力量抓整顿
“从没想过会有这么多领导来到我们村,明思路指方向,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近期村里还成立合作社,流转土地50多亩,计划种植甜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周宁县玛坑乡沈洋村离任老村干李立新感慨地说道。
今年,沈洋村因为“三会一课”落实不到位、3年未发展党员等问题被确定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周宁县委书记包江苏到村里调研了解情况,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健先后两次到村指导整顿工作,副县长林旺梅带领村两委成员到古田县考察竹笋种植项目,县里还给村里安排驻村第一书记、结对共建单位帮助加强党建、产业发展等工作。截至目前,该村制定的5条整顿措施,已全面落实和完成。
众人拾柴火焰高。宁德市各地认真落实县处级领导联村(社区)、第一书记驻村(社区)、上级党组织班子成员挂点、机关单位共建等“四个一”整顿措施,凝聚整顿转化合力。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教工委、市国资委党委统筹力量,抓好机关、学校、企业等其他领域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今年以来,302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落实整顿措施1300多条,推动整顿工作真正落地见效。
面对整顿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各县(市、区)党委书记直接联系,带动182名县处级领导挂钩联系172个软弱涣散村、10个软弱涣散社区,结合“四下基层”“三学三讲三进”等活动,进村(社区)入户解决问题。宁德市还健全完善机关干部驻村蹲点、住村服务、挂职包企等制度,选派第一书记、领航员、“两新”党建指导员、结对共建单位等下沉一线抓帮扶、抓整顿、抓巩固,凝聚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力量。全市共选派市级乡村振兴领航员5人、县级驻村第一书记182人、“两新”党建指导员41人、结对共建单位230多个,做到软弱涣散村、社区、“两新”组织党组织全覆盖。
推动发展促提升
“村里的党群互帮互助小组,帮了我的大忙。” 屏南县熙岭乡井兜村村民陈祥云满怀感激地说,以前缺技术、缺渠道,种出来的菜没人要,现在乡里邀请省里的专家教技术,安排能人带他发展,村里还建了农产品交易市场,在家门口就能把钱赚了。今年,他种了9亩多的高山菜,预计收入能达9万多元。
井兜村因为党组织服务能力弱、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被确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熙岭乡党委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党群互帮互助小组,以党员或群众致富带头人结对帮扶党员困难户和扶贫户,在技术、资金、资源等方面提供帮助,让群众生活“好起来”、袋子“鼓起来”,井兜村集体经济收入由空壳村增加到6万多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6620元。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推动农民增收,是整顿提升的治本之策。市县领导直接挂钩帮扶“群众收入最低、村集体收入最薄弱、产业基础最差”的306个产业薄弱村,经常性进村入户,帮助明确发展规划、产业项目、扶持资金,做到乡村振兴“一个村都不能少”。我市各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回信重要精神,深入实施党建“领航聚力”工程,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八大行动”,围绕“8+1”特色农业发展,帮助172个软弱涣散村落实1个以上产业发展项目,并推动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在村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下,寿宁县下党乡西山村成立手拉手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群众发展茶叶、脐橙、锥栗等特色产业;古田县大桥镇潮洋村从村主导产业入手,致富能人带动发展反季节蔬菜、食用菌等产业;福鼎市桐城街道三门里村通过把森林改造旅游观光点、旧村舍改为学习培训基地等,推动村集体收入从不到5万元增加至2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