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教育精准扶贫“先手棋”
2016-08-10   作者:   来源:《人民周刊》

“穷根”找到了,才能“对症下药”,好钢才能用到刀刃上,扶贫才能扶到点上、根上,扶到老百姓心坎上。

今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时期的头等大事来抓,要“打赢脱贫攻坚战”,扶贫也成为总书记最记挂的事儿。具体怎么干?总书记的要求是:找对“穷根”、精准扶贫。“穷根”找到了,才能“对症下药”,好钢才能用到刀刃上,扶贫才能扶到点上、根上,扶到老百姓心坎上。

教育是民生之本。在扶贫工作中,教育被视为阻断贫困代际传播的关键环节。基于此,教育扶贫也成为精准扶贫重要突破口,许多地方进行了积极探索。山东省德州市就依托当地优质教育资源,走出了精准扶贫的“先手棋”。

扶贫必先扶智

“要想富口袋,先要富脑袋”,这朴实的一句话却道出了许多贫困家庭的痛处。因贫失去继续学习机会,是许多贫困家庭孩子的无奈。扶贫必先扶智。德州市在落实精准扶贫工作中,紧紧抓住了“教育扶贫”这个牛鼻子。

5月21日,德州市教育精准扶贫启动暨德州交专励志班开班仪式在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德州交专)举行。这次会议吹响了德州市教育扶贫的集结号,也标志着德州教育精准扶贫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在启动仪式现场,看到了这样的场景:120名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穿着统一的校服,整齐划一地坐在一起。坐在学生身旁的是家长代表,因为整日劳作,家长们大都皮肤黝黑,粗糙的双手僵硬地摆放在腿上,然而,憨厚朴实的笑容却始终挂在他们脸上。仅仅在几个月前,上学读书对这些家庭的孩子而言还只是想想的事。

了解到,这120名学生来自德州各地的贫困家庭,是德州市启动的教育精准扶贫工程,圆了他们的读书成才梦。

德州市教育局局长张书鹏告诉:德州将教育扶贫的现实路径聚焦到了“职业教育”上,是因为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类型,在精准扶贫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为此,德州市教育局联合德州市扶贫办下发了“职业教育扶贫”工作指导意见。

而德州交专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立下“军令状”,从而打响了德州职教扶贫的“第一枪”,也打通了教育扶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在德州交专校长魏荣庆看来:职业教育是平民教育、饭碗教育、就业教育、功德教育,今天职业教育要帮穷人斩“穷根”,铺富路。孩子有了高技能,就能找到好工作,家庭就有了经济来源,脱贫就有了希望。

据了解,未来3年,德州交专将投入300多万元,在德州市扶贫办、市教育局的协助下,每年免费招收120名贫困生,组建励志班。励志班学生享受学校“两免一补”(免学费、住宿费,免费发放生活用品、校服、教材,补助每人每月500元生活费)政策。学校保证学生通过3年学习,掌握一门技术。此外,励志班学生如果选读“3+4”本科预科或者“三二连读”,升入高等院校后,学校根据个人实际继续提供资助。

不让贫穷夺去青春色彩

魏荣庆表示,“对励志班同学,我们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关爱不宠爱,不让贫穷夺去孩子们青春的色彩。让我们一起奋斗,为励志班同学插上技能的翅膀,让同学们励志飞翔,用技能赢得出彩人生。”

谈及本次资助贫困生的举动,魏荣庆觉得并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在他看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学校的发展得到了社会的支持,学校发展了理所当然要回报社会,回报老乡。而事实上,类似善举并非第一次。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该校就免费救助北川羌族自治县职业高中111名学生,得到全国政协、教育部领导充分肯定,以及社会广泛赞誉。

“近年来,作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我们举办国赛、建设品牌专业,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骨干、引领、辐射的示范作用。面对经济社会新常态,我们深刻感受到,这些还远远不够,我们要做教育精准扶贫的示范。我们将用创新丰富精准扶贫内容形式,用协调平衡学校、家庭、社会关系。”魏荣庆告诉。

对于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励志班的学生也十分珍惜,“我们是家庭的希望,我们怎样,我们的家庭就怎样。我们有出息,父母就有希望。我们掌握了高技能,家庭就有了经济来源,就能脱贫致富。我们要把爱国感恩的心情,化作励志图强的力量。”励志班学生赵雅帅激动地说。

教育扶贫路依然漫长

在此次扶贫活动中,120名贫困生是幸运的,他们获得了改变个人乃至家庭命运的机会。然而,给留下更为深刻印象的则是寻找这120名贫困生的艰辛之路,以及每个贫困生背后让人动容的故事。

在中,了解到,为了寻找到符合条件的120名贫困生,让“精准扶贫”落到实处,德州交专根据市扶贫办提供的名单,派出5个工作组15名工作人员,历时10多天行程3万多公里,走访了德州市260余户贫困家庭,从中挑选出了这120名学生。

在启动仪式现场,当人们看到走访录像画面,目睹一个个贫困家庭状况,许多人为之动容,有些贫困家庭的窘境也超乎了的想象。

贫困生栗志(化名)一家三代人挤住在两间狭窄、黑暗的土坯房里,靠低保维持生活,他的父母、奶奶都是残疾人,姐姐患有癫痫,只有73岁的爷爷还算健康;贫困生成功(化名)的妈妈患尿毒症多年,靠透析维持生命,全家生活仅靠父亲一人打工维持。高额的医疗费让这个家庭家徒四壁,成功读初中的生活费都是亲戚接济,校服也是穿了往届同学的;贫困生小玲(化名)父亲股骨头坏死,妈妈离家出走。2015年中考高分考取县一中,因家庭困难,辍学到天津打工……

像栗志、成功这样因残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不是个案,在本次走访的260多户家庭中接近五分之一。120名学生各有各的难处,但共同的一点是,因为贫困,他们一度失去了继续读书、依靠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

当然,对于那些没有纳入首批资助名单的学生而言,依然需要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创造更多的条件,从而让教育扶贫惠及更多贫困学生。

张书鹏告诉:德州作为山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有贫困家庭4.58万户,贫困人口9.58万人,每年应享受资助的贫困学生4.9万人。教育扶贫面广量大,任务繁重,是整个扶贫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今天,我们一起播下职教精准扶贫的种子。3年后,我们一定会收获励志班同学家庭脱贫致富的累累硕果。我相信,励志班同学家庭致富之时,就是德州市扶贫攻坚战胜利之日。让我们一起打拼,共同期待。”魏荣庆自信地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