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增产不增收的原因分析
2016-08-11   作者:   来源:

1、粮食中部分品种相对过剩

2015年我国水稻、小麦等大宗粮食作物丰收,产量增多,种植大户中稻产量普遍增产5%~10%,导致粮食品种出现相对“饱和”,粮食“供大于求”,引起稻谷等粮食价格下降。

2、粮食进口价与国内生产成本价差异加大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增加,地租提升,物化投入在高价位运行,粮食成本居高不下,而部分产粮国家由于机械化程度高或者劳动力成本低等原因,其粮食生产成本低,在粮食销售市场上往往以低于我国粮食生产成本价出售。如越南的农村劳动力成本仅相当于我国20个世纪90年代的价格,他们的农业投入品价格也低于我国同类产品。因此,他们的稻谷价格比我国自产稻谷生产成本还要低,导致部分粮食加工企业舍近求远,进口低价粮食,国内粮食价格市场竞争力下降,形成滞销价低的局面。

3、国家和社会收储压力加大

一是我国粮食已实现十二连丰,尤其是2015年,水稻是近年来少有的特大丰收年,国有企业仓储“爆满”,基层粮站老的粮库严重失修,许多已失去储粮能力,新建粮库不足,库容有限,难以继续收购。二是由于国家经济调整,一些中小型粮食加工销售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减少收购;粮食经纪人也因为资金不足收购量大幅度减少,形成了粮食滞销的局面。三是随着规模种植面积的扩大,原来一家一户储粮的做法没有了,他们自己不储粮而是在市场上购买粮食食用。目前平原产区近80%农户土地已流转,山区没有流转土地,自己也不种植了,也就是说,近80%的农村人口的口粮都需要由国有粮库和社会粮仓来储存,而这部分占全总产70%左右的粮食过去是由农户分散储存的。储粮的任务就交给了社会,增加了国家和粮食购销企业的库容压力。

4、种植面积增加引起总产增多

由于近几年棉花等农产品价格走低,农民种植不能增收甚至亏本,导致这些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幅度调减,调减的面积多数用来扩种大豆、水稻、玉米,种植结构失衡,引起粮食面积增加,总产增加,销售过剩。

5、少数地区粮食销售条件差

部分地区市场信息不畅、交通不便,销售难、价格低;另外,烘干设备分布不均匀,导致不能及时烘干而达不到标准水分,只好不收割或者以更低的价格出售。

6、种植大户受制于人

我国种植大户特别是中小户,没有烘干设备和足够的晒场,水稻收割后必须出售湿谷,而国有粮库只收割干谷,湿谷只能卖给私有烘干企业和加工企业,单价较低。部分加工企业和从事烘干的私营企业在收割稻谷时严重压级压价。据调查,他们在收购时虽然执行的是国家保护价,但首先直接扣除5个百分点的水分,1个水分点扣稻谷0.75kg/hm2,并扣除4%的杂质,再按实测水分点折扣到要求的水分点。中籼稻机口湿谷平均收购价2.2元/kg,最低的不到1.8元/kg,比上年减少0.2元/kg;粳稻机口平均价2.4元/kg,较上年减少0.3元/kg。糯稻行情更不稳定,由一开始的2.6元/kg跌至2.2元/kg。

7、谷贱伤农影响深刻

一是增产不增收。2015年水稻种植户普遍增产,由于销售行情的变化,价格下跌幅度超过10%,增产的幅度赶不上跌价的幅度。二是挫伤大户种粮积极性。价格低、卖粮难将严重影响种粮大户积极性。一些土地流转到期的大户正在考虑来年是否续期,更多的在想着来年田里到底种什么,“非粮化”“非农化”情绪在滋长,大户在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也大打折扣。三是不利下茬作物种植。由于卖粮难加上天气多雨,稻谷收割推迟,不能及时让茬,影响油菜、小麦种植,即使已种植的投入减少,苗情较差。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