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闽西大地,山峦含黛、层林尽染。白墙青瓦的古田会议会址庄重古朴,“古田会议永放光芒”8个大字熠熠生辉。
90年前,一条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光辉道路从这里启程,军号愈发嘹亮,星火从此燎原。5年前,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这里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我们当初是从哪里出发的、为什么出发的”,总书记的提问振聋发聩,引人深思。
早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先后7次来到这里,大力倡导和弘扬古田会议精神。
初心和使命,源自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基因,铸就于红土地上血与火的斗争,激励着共产党人开拓进取、不懈奋斗。
叩问初心,知所从来。
越过岁月年轮,重温辉煌历史,领会古田会议精神的真谛: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怕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始终践行群众路线,同人民群众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筑牢使命,明所将往。
古田会议精神,穿越时空,光照千秋,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阔步向前。福建党员干部牢记总书记嘱托,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始终以鲜明的政治立场、自觉的责任担当、扎实的工作措施,坚定不移地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推动新福建建设迈出新步伐。
党建领航 思想铸魂
90年岁月,弹指一挥间。
如今,中国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古田会议提出的建党建军光辉思想,对党和人民军队建设仍然具有根本的指导作用。新形势下继承和发扬古田会议精神,要始终坚持思想建党原则。这是古田会议最为突出的历史贡献,也是古田会议精神的核心所在。
古田会议决议如思想火炬,照耀着我们党砥砺前行,不断发展壮大。
在古田会议精神光芒照耀下,福建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坚定不移地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
——坚定政治立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省委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紧盯管党治党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鲜明提出并落实“八个坚定不移”,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推动“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发自内心、成为自觉。
省委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作为践行“两个维护”最经常、最直接的重大政治责任、第一责任,构建贯彻落实的“三四八”机制,提高贯彻落实的质量和实效。在去年底对86件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的贯彻落实进行“回头看”的基础上,今年省委又对24件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的贯彻落实进行全面部署,8月初又对贯彻落实进行再推动,确保一件件抓到位。特别是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召开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研究提出4份实施意见、145项具体措施,细化分解330小项工作清单,并由4个工作组专门推动逐条抓好落实。
——把稳思想之舵,聚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根本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党中央部署,我省先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省委常委会从自身抓起严起,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推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充分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带头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践行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加强政治建设、牢记为民宗旨、主动担当作为、严守纪律规矩”六个专题,一个一个专题进行集中学习研讨,接受思想政治洗礼,带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带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头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带头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引领全省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践行群众路线,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福建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倡导的“四下基层”、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坚持把组织力量挺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最前沿,把加强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重要任务,促进基层党建整体提升。
据统计, 2004年以来,全省连续选派5批1.8万多名机关党员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推动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向农村倾斜,累计投入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帮扶资金达29.7亿元,实施项目8114个。深入实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连续三年扶持22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今年以来,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福建紧紧围绕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找准摸清了一些老问题老症结,化解了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难题积案,老区苏区脱贫奔小康等工作扎实稳步推进,民生社会事业短板得到有力补齐,群众得到了更多可触可感的实惠。
饮水思源 勿忘老区
抚今追昔,饮水思源。
2014年10月31日,在古田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把10位老红军、军烈属和“老地下党员、老游击队员、老交通员、老接头户、老苏区乡干部”代表请到会议驻地,与大家忆往昔、话传统、唠家常。“长征出发时,红军队伍中有两万多闽西儿女。担任中央红军总后卫的红34师,6000多人主要是闽西子弟,湘江一战几乎全师牺牲。”他语重心长叮嘱在座的军地领导,要永远铭记老区人民为革命作出的贡献,永远不要忘记老区,永远不要忘记老区人民,要一如既往支持老区建设。2019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再次要求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
殷殷嘱托,情深意重。
吃水不忘挖井人。新时期,老区发展怎么样,人民生活过得怎么样,始终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心。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牢记嘱托真抓实干,把老区苏区脱贫奔小康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采取有力措施支持老区发展,奋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让老区苏区人民有更多获得感。
一条条利好政策陆续出台——
2012年12月1日起,《福建省促进革命老区发展条例》正式施行;2014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贯彻落实〈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2016年,《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实施意见》出台;2019年,《关于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2012年起,省政府成立革命老区扶建领导小组,由分管副省长担任组长,省发改委、民政厅等25个部门为成员单位,建立老区扶建单位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和工作要求,推动各成员单位在政策、资金和项目安排上加大对老区的扶持力度。各市、县(区)相应成立了老区扶建领导小组,加大对老区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
一笔笔真金白银助力振兴——
2013—2018年,我省累计下达原中央苏区和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58.84亿元,支持相关县(市、区)急需解决的社会事业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设立专项补助资金,从2015年起设立原中央苏区财力补助资金,每年安排7.96亿元补助全省37个原中央苏区县(市、区)、4个视同原中央苏区的县(即安溪、南安、永春、德化)以及11个闽东苏区县。
经过不懈努力,我省老区苏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日益优化,城乡发展日趋协调,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2013—2017年,原中央苏区GDP增速(49.7%)超过全省平均水平(48.4%),人均GDP老区(45.99%)、苏区(49.97%)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43.4%),三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增速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显著下降。2018年,全省老区县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6万亿元。
如今的老区苏区,天堑变通途。2005年4月,全长290.1公里、总投资63.3亿元的赣龙铁路全线通车;2012年6月,龙厦铁路通车运营,老区龙岩迈进动车时代,融入特区厦门“1.5个小时经济圈”;近年来,衢宁铁路、兴泉铁路、莆炎高速……立体交通架起老区苏区腾飞之翼。全省老区苏区实现了市市通快铁、县县通高速、镇镇通干线、村村通客车,所有老区县城15分钟内都能上高速。
如今的老区苏区,产业发展旺。通过制造业升级和实施“互联网+”,培育宁德新能源及汽车、三明金属及深加工、南平林产加工及浆纸、龙岩工程机械及专用设备等一批老区千亿级产业集群、百亿级品牌企业和十亿级品牌企业。围绕“清新福建”品牌,加快老区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目前全省已有9个全国红色旅游系列经典景区,红色旅游景点46个,红色旅游已成为带动我省老区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为深化山海协作对口帮扶,2012年开始,我省实行省领导挂钩指导,省直单位和沿海经济较发达县(市、区)对口帮扶重点县制度。沿海经济较发达县(市、区)每年落实对口帮扶资金不少于1200万元,2018年共落实帮扶资金3.27亿元,重点用于老区苏区贫困户脱贫增收项目。目前,全省共认定32个山海协作共建产业园区,其中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与对口帮扶的沿海较发达县建立了共建产业园区。
如今的老区苏区,民生增福祉。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2013年以来,我省累计下达安排老区县中小学校舍安全长效补助资金33.25亿元,占全省90.21%。安排老区县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补助资金41.51亿元,占全省的96.36%。2015年起,按县(市)300万元、区100万元标准,每年给予老区1.81亿元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积极推动老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强老区县社会福利中心和农村幸福院建设,全省建有69个县级社会福利中心,62个在老区县。2018年,新建农村幸福院468个,老区村252个。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110万人降到2018年底的465人。2185个老区苏区建档立卡贫困村已有2034个实现退出摘帽。
锤炼作风,展现担当
12月14日,屏南县甘棠乡梅花地村第一书记黄子建,一大早便来到村里的高山茶园,了解茶产业基地建设进度。
去年以来,在他引导下,多位乡贤重返故里,投资2000多万元,兴建600多亩标准化生态茶园,引种肉桂、瑞香、金牡丹等适合高山生长的耐寒高优品种。3500平方米的茶叶生产加工标准化厂房已投入使用。百余村民因此获得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当天是黄子建驻村满两周年的日子。2017年,来自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加工推广总站的他,以第五批省派驻村干部的身份,来到梅花地村。进村后,黄子建首先开展了一番田野调查。
“屏南是革命老区县,梅花地村则是第五轮省市扶贫重点村,全村人口600多人,常住人口仅百余人,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1万元,是典型的人口老化、乡村空心的薄弱村。”黄子建随即召集村干部与各路乡贤开展头脑风暴,为梅花地村脱贫奔小康出谋划策,“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走三产融合之路”。
两年来,梅花地村的发展风生水起。
乡贤归来,企兴落地,生态茶园兴起,茶叶走向深加工,农旅产品层出不穷,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渐入佳境,芙蓉李电商方兴未艾……去年,梅花村顺利脱贫摘帽,村集体收入突破10万元,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1.34万元。
“在新时代,党员干部理应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善于作为,奋力建功立业。”在梅花地村的田间地头上,年轻的黄子建奋斗正酣,生动展现八闽党员干部的精气神。
90年前,革命先辈前仆后继、英勇斗争,推动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90年后,历史早已凝聚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着我们艰苦奋斗、拼搏进取。
赓续荣光,传承圣火。
在古田会议精神光芒的照耀下,八闽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干劲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在实践锤炼中增强本领,在攻坚克难中鼓舞斗志,在拼搏进取中加快发展,在精诚团结中形成合力,坚定不移地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为新福建建设贡献力量。
放眼八闽,广大党员干部正用实际行动诠释以人民为中心的使命担当和奋进新时代的干事创业激情。
脱贫征途中,宁德市4000多名党员创办领办致富项目5000多个,带动1万多户贫困家庭发展致富。
省委组织部派驻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第一书记采取“互联网+传统农业+合作社”模式,建设扶贫定制茶园,助力农民增收400多万元,村集体收入增长10多万元。
省商务厅派驻平和县九峰镇澄溪村第一书记带领村民们扩大蜜柚销路,51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
“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原中央苏区县上杭,立足“红”,着眼“绿”,做足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文章,脱贫奔小康的路上迈出了新步伐,连续三年入选“福建经济实力十强县”。
……
激发干事创业热情,需要榜样的力量。
“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2017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的深切寄语,萦绕于心。
福建坚持把向廖俊波同志学习活动,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内容。广大党员干部对标先进,扑下身子做实事,以行动挥就一曲昂扬的时代颂歌。
12月20日,为弘扬廖俊波同志不忘初心、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廖俊波乡村教育基金”正式成立。廖俊波同志亲属带头捐赠;广大党员干部和企事业单位、商会及政和乡亲们踊跃捐赠、慷慨解囊,目前已筹集善款908万元。基金将覆盖政和县4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小学生,开展希望工程一堂课和乡村教师、返乡青年培训等公益活动。
激发干部实干担当,需要更多机制创新,形成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正向激励,让奋斗者不舍昼夜,让实干者奋力图强。
福建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全面推行蹲点调研、一线考核、专项考核,为广大干部提供广阔舞台,及时选用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树立了鲜明用人导向。在生活上,则坚持严管厚爱,设立省级关心关爱专项资金,让基层干部安心、安身、安业。去年,福建在全国率先成立省委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双组长制,我省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做法被中央列为2个省级典型之一。
90年的实践证明,古田会议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党和军队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法宝,是推动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强大动力。穿越历史时空,古田会议精神正照亮前行的方向,释放不竭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