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薄雾萦绕的茶山 柘荣县农业农村局提供
中国福建三农网宁德4月3日讯( 方芳 陈琳) 走进福宁农场,薄雾还萦绕在山间,茶树露出了嫩芽,茶农们丝毫不受疫情影响,指尖忙着在茶树上翻飞,演奏出春色如画的采茶协奏曲……从荒山到景观茶园,从小农到示范带动,柘荣县福宁家庭农场通过发挥地域优势、坚持绿色发展、秉承创新理念,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丰收。
据介绍,福宁家庭农场位于宁德市柘荣县英山乡英山村,创办于2014年,目前拥有茶园200余亩,以“荒野野放茶”为依托,走出一条特色农业发展道路。农场目前由孙引兰和杨剑荣夫妇管理,自2009年回村,杨剑荣便一头扎进了山林之间,2012年种植太子参亏损,2014年开始探索白茶种植,2016年流转土地206亩规模化种植白茶,2019年带动近百户农户增收。
发挥地域优势,“奇”与“优”有机结合
福宁家庭农场“荒野野放茶”基地位于海拔800~1000米的山地,昼夜温差大,常年气候温润,雨水充沛,岩石遍布,土壤矿物质丰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铸就了白茶的优良品质,特殊的地域特征打造了“野放茶”岩缝生长、杂草伴生的奇特景观。该基地的白茶长势良好、营养价值高、矿物质丰富,优质的品质与奇特的景观有机结合,实现了“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
坚持绿色发展,“野”与“管”相辅相成
农场秉承着“尊重自然、坚持绿色”的理念,采取不开荒、不打药、人工除草、科学防虫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基地的原生态。一走进基地,放眼望去的是连片的茶园,茶园中规整地竖着一排排的粘虫板,太阳能杀虫灯也随处可见。一系列的物理防治措施,感受到的是农场经营者的精心管理,体现“野放”但不“粗放”的管理理念。原生态的环境不仅使茶叶品质更优,也提高了防灾抗灾的能力。杨剑荣说:“以‘野放’的方式种茶,虽然生长慢,但是扎实,‘慢’才能实现可持续!”
图为茶农在晒茶 柘荣县农业农村局提供
创新销售方式,多种渠道稳效益
2015年起,农场与本地企业——宁德石古兰农业开发公司合作,探索发展订单农业,严格按照订单要求种植茶叶,每年收购量达3~4000公斤,每公斤收购价高于市场价10%~20%。为发展品牌营销,农场与外省等多家实体店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每年为实体店提供精包装品牌茶叶,销售额达20~30万元。此外,还通过建立品牌实体店,以品茶、赏茶为依托,汇聚茶叶爱好者,口口相传。
树立品牌形象,良好口碑促发展
孙引兰和杨剑荣夫妻二人还精心打造品牌——“仙岩岭”,坚持古法制茶工艺,以原生态为特色,生产健康养身茶。为了保证茶叶原生态、高品质,坚持只采春茶,绝不打农药。五年如一日,“仙岩岭”打造出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平均每公斤茶叶增收利润40%,有效提高了市场占有率。以“学习+宣传”的理念带着自家的茶叶“走出去”,多次参加比赛,学习别人好的种植经验和发展理念,促进交流与合作。通过比赛,与多家外省实体店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实现宣传与效益双丰收。据悉,“仙岩岭”茶叶曾获得2019中国(深圳)国际秋季茶产业博览会银奖、张天福杯暨第十六届“闽茶杯”(春季)白茶白牡丹一等奖等多项大奖。
承担社会责任,带动农户赢赞誉
在实现致富后,孙引兰和杨剑荣积极承担起对周边农户的帮扶工作。对于家庭困难和无劳动力的农户,雇用他们进行基地管理;对于有劳动力的,带动他们种植白茶。不论是生活中的难题,还是技术上的问题,夫妻俩总是毫无保留地耐心解答。为保障茶叶质量,他们严格要求农户不打农药、不打除草剂;为保障茶叶销售,他们按市场价向农户收购茶青,激发农户内生动力。据悉,农场每年带动上百户农户实现增收3-5万元,赢得了周边农户的广泛好评。
图为农户在采茶 柘荣县农业农村局提供
据柘荣县农业农村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柘荣县积极培育壮大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选第一批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5家,培育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5家,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总数超过500家,其中福宁家庭农场以其创新的发展理念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先后被评为“宁德市家庭农场示范场”、“福建省家庭农场示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