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1000.78亿元!2020年福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为全市GDP超万亿元贡献了一产力量。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2020年福州农业取得如此优异成绩,来之不易,意义重大。
千亿元,是一个里程碑,意味着福州农业在全省稳产保供大局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全市上下真抓实干取得的重大成就。
千亿元,是一个新起点,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担当,福州农业将发挥“排头兵”作用,乘势而上,继续勇攀新高峰。
【回眸】超千亿元成绩如何取得?
去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福州农业发展的节奏,交通受限、市场低迷、农产品滞销……一道道难题成为检验全市农业农村系统作风能力的试金石。
风雨中砥砺前行,逆境中迎难而上。面对疫情的严峻形势,市农业农村系统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中央、省、市部署要求,以一产“双百双千”增产增效行动为抓手,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风险挑战,切实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动了七大特色优势产业做优做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
打造产业新动能,主要指标领跑全省。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000.78亿元,比增4.1%,总量及增速均居全省第一。一产增加值560.7亿元,比增4%,总量及增速均居全省第一。水产、畜牧、水果、蔬菜、食用菌、茶叶和竹木花卉等七大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超2000亿元。远洋渔业产量40.25万吨,比增34.09%。远洋企业达到13家,远洋渔船发展到451艘,南极磷虾捕捞实现零的突破。
经济形势喜人的背后,是强农惠农政策的持续加力。2020年,福州先后出台“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稳定生猪生产保供、促进粮食生产、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支持福州茉莉花茶产业发展等政策措施,及时修订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加快金鱼产业发展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有效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变荒地为良田,充盈群众“米袋子”。抛荒撂荒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摸排的抛荒撂荒耕地全部实现复耕复种;粮食面积产量实现双增长,全市粮食种植面积123.86万亩,比增2.32%,占全省粮食新增面积的一半以上,粮食总产量46.65万吨,完成计划任务的102.08%,比增3.30%,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增幅均居全省首位。
壮大龙头,农业企业实现增产增效。深入实施第一产业“双百双千”增产增效行动,全市20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成产值478.7亿元,占全年总量的146.6%,超额提前完成任务。市级以上324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937亿元,比增3.2%,带动农户72万户。
闽侯县洋里乡瓜农采摘丰收的佛手瓜
【展望】破千亿元之后怎么干?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超过千亿元,不仅是量的突破,更是质的提升。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奋斗目标,也是历史赋予福州的光荣使命。站在新起点,福州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
确保粮食安全是首要任务。市农业农村局将抓紧抓牢“米袋子”和“菜篮子”,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强化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新建一批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加快打造以琅岐为中心,闽侯、闽清、永泰等多地区的果蔬生产供给基地,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推进种业创新,不断提高品种优良化率。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严禁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
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必须加快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将扶优扶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覆盖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创建,提升一批家庭农场示范场。依托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园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等载体,推动特色优势产业串珠成线、集群成链。
跑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接力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设立5年过渡期,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山海协作机制。着力做好发展规划、工作重点、推进机制、保障措施“四个衔接”,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快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持续推进省、市级乡村振兴试点建设,再打造一批乡村振兴中高级版试点村和乡村振兴精品线路。
“‘千亿元’这个数据是全市上下凝心聚力的成果,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与担当。”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站在新的起点上,将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重中之重,坚定不移贯彻落实“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坚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步推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处在多重机遇叠加黄金期的福州“三农”工作,身肩高质量发展超越排头兵的重任,正站在新起点上扬帆再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