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
——福建牢记嘱托谱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2021-05-19   作者:张智杰 陈布泽   来源:中国水利报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到福建考察时强调,绿色是福建一张亮丽名片,要接续努力,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

  早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亲自部署,在全国率先开展生态省建设,并在水利领域成功实践。1997年,他到将乐县常口村调研时强调,绿水青山是无价之宝,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他亲自主持筼筜湖治理,提出了“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的治理方针;亲自主导木兰溪全域治理,指明了“变害为利、造福百姓”的治理目标;亲自领导长汀水土流失治理,作出了“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重要批示……

  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也是践行这一重要思想的先行省份。福建秉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沿着习近平同志在福建治水的成功实践,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生态文明建设的高潮。

  2020年,福建再一次交出了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全优成绩单:全省12条主要河流优质水比例达97.9%,55个地表水国考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达94.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2.5%;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8.8%,PM2.5浓度下降至20微克每立方米,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40%。同时,福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位居全国第7、第6位,所有地级市人均GDP均超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素质”的协同并进。

  山河披绿 百姓致富

  水土流失治理的福建答卷

  入夏时分,穿行于长汀县河田、三洲、策武等地,只见青山连绵,绿水环绕,郁郁葱葱;七叶一枝花和三叶青穿插点缀,青翠欲滴……眼前景象,让人很难相信这里曾是寸草不长的“火焰山”:水土流失面积高达146.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1.5%,夏天地表温度可达70多摄氏度!

  长汀的水土流失问题让当时在福建工作的习近平忧心忡忡。他先后5次赴长汀实地调研,9次做出批示指示,特别是2012年1月8日作出“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重要批示。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推,一件接着一件创新突破,从规模化治理到精准化施策,从清单化管理到图斑化监管……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实现了从水土流失重灾区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历史性跨越。

  在三洲镇,山上是万亩高产杨梅基地,山下是游人如织的汀江国家湿地公园;在南坑村,4000多亩银杏缀满山头,荒山变成金山银山,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写照。至2020年末,长汀水土流失率已降至6.78%。昔日“山光水浊田瘦人穷”的长汀,如今处处风光处处景,产业兴旺,百姓富足。

  长汀从火焰山到花果山的生态嬗变,正是福建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福建坚持政府市场两手发力,9年共统筹资金138.9亿元投入水土流失治理;坚持行政司法同频共振,9年来依法立案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500多个;坚持局部整体统筹协调,形成重点攻坚和面上推进结合、源头治理和系统治理兼顾、安全和生态并重的水土流失治理新模式。据统计,2011年以来,福建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2458万亩,造林1477万亩,水土流失率大于10%的县由22个降至9个,全省平均水土流失率从9.95%降至7.52%;森林覆盖率从63.1%提升至66.8%,连续42年位居全国首位。

  以水入景 点水成金

  解锁水美画卷的幸福密码

  满城红荔的莆田荔林水乡,推窗见景的福州串珠公园,白鹭成群的厦门筼筜湖……漫步八闽河湖,处处是清澈的溪水、成荫的绿树、以及徜徉其间数不尽的幸福笑脸。

  这一幅幅水美画卷的绘就,得益于福建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而万里安全生态水系的实施,正是福建传承习近平在闽工作期间指示要求、接力木兰溪筼筜湖治理的创新之举。习近平同志在闽工作期间,擘画实施筼筜湖治理,关心推动木兰溪治理。通过20多年的接续发力,莆田木兰溪已从“水患之河”变为“安全之河”“生态之河”“发展之河”,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本,跻身全国最美家乡河行列;筼筜湖已由臭水湖变身“城市会客厅”,成为厦门特区建设高颜值生态花园城市、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范例。

  “十三五”期间,福建以木兰溪为样本,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创新打造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努力把绿水青山打造成金山银山。2020年底,福建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圆满收官,全省累计投资90亿元,建成安全生态水系5416公里,比原计划增加了416公里。各地用生态的理念、系统的方法,改善河水,改良河床,恢复河滩,重塑河岸,陆续建成了一批河流生态走廊,展示了八闽水韵,绘就了生态画卷。

  “生态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福建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说,“在新的征程中,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幸福河的要求,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坚持不懈推进新一轮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把八闽大地每一条河湖都打造成‘安全、健康、美丽、繁荣’的幸福河湖。”

  有效管控 全面治理

  成效显著四次获得国家激励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对福建泉州市等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进力度大、河湖管理保护成效明显的市县予以督查激励。这是福建自河湖长制全面推行以来第4次获得国家表彰激励。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印发后,福建坚持“赶前不赶后、早抓早发力”,2017年起开始全面推行河长制,成为全国最早推行河湖长制的省份之一。

  4年来,福建创新组织体系,党政一把手挂帅出征,带头巡河护河;创新运行机制,各级河长办统筹协调,汇集管护合力;创新治理模式,精准施策,河湖生态持续向好;创新管理制度,高标准建立行为规范,依法治河稳步推进。

  4年来,福建通过“河长河长办+专管员”,建立了队伍;通过“六全四有+年度报告”,规范了职责;通过“设计师+施工队长”,明确了定位;通过河长办实体运作、各部门分工协作、一张网集成共享,做到协调常态化、职责不转移、监管全覆盖;通过开出清单交问题下任务、列出项目提标准抓进度、广泛动员重参与强监督,河湖治理体系不断优化,河湖治理能力持续增强。

  4年来,福建河湖面貌焕然一新,河湖水质全国领先;河湖长制责任落实、“河湖长制+河湖司法协作”等39项改革举措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推广清单。

  据2020年度《福建省河湖健康蓝皮书》显示,福建179条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健康状况良好以上的有159条,占88.8%,比上年提高了6.1%;健康状况优秀的有22条,比上年翻了一番;21座大型水库健康状态优良的有19座,占90.5%。

  “河湖是福建绿色发展的基础,也是关键。深化落实河湖长制,是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福建省河长办有关负责人说,“我们将再接再厉,瞄准河湖治理领域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履行好河湖健康代言人和守护者的重要责任,推动河湖长制从全面建立走向全面见效。”

责任编辑:小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