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高素质农民成为乡村振兴主角
2021-07-06   作者:黄云峰   来源:福建日报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印发方案,提出今年新增培训高素质农民2万人,受到广泛关注。

为何受关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福建省乃特色农业产业大省。统计显示,2020年福建省十大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各个产业产值均超千亿元。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68元,居全国第五位,增速连续9年高于城镇居民。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高度重视农业人才有关。例如,由福建省首创的“科特派”制度,帮助农业科技人才走向田间地头,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技人员科研成果转化难题,也为培育壮大农业特色产业和助农增收打下了基础。在广袤乡村,一大批乡土专家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各展所长,推动地方特色产业茁壮成长,带动数以万计的农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当前,福建省正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走符合福建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根据“十四五”规划,福建省将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做好这些工作,无疑对人才有着更迫切的需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来虽然福建省茶叶、水果、畜禽、水产、竹林、花卉苗木、食用菌等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但是也面临产品迭代、营销滞后等问题。解决之道,不能仅靠外界帮扶,而是要靠培训更多高素质农民,挖掘内生发展动力。例如,农产品“卖难”问题反复出现,过去我们多是呼吁全社会献爱心,治标不治本。如果有一支活跃在乡村的强力营销队伍,问题就可能迎刃而解。

高素质农民是新型职业农民,特点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包括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技能服务型三大类。农村天地广阔,机遇众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回归农村创新创业,他们无疑是高素质农民的代表人物。政府部门抓住这一趋势,通过加强培训等方式,帮助他们加速融入农村,大展宏图,也是有效应对农业转型的需要。省农业农村厅这次印发的方案强调要坚持需求导向、全程培育,重点抓好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能力提升等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各地各部门不妨根据本地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制定细案,不断加大资金投入、要素配置,满足农民的素质提升需求。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必须摒弃浮躁心态,把目光放得更长远、眼界放得更宽。我们不仅要着眼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技术技能,更要帮助他们开拓视野、转变理念、对接市场抱团发展。同时,还要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良好氛围,让农村成为机遇迸发的福地,让农民真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责任编辑:小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