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化高地 打响朱子品牌
2021-12-28   作者:林奥 杨希希 张思洁   来源:闽北日报

首届考亭论坛学术研讨会现场 (张行健 摄)

27日,首届考亭论坛学术研讨会在建阳考亭书院举行,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就如何进一步挖掘朱子文化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打造朱子文化研究传承高地、打响朱子文化高端论坛品牌、创建国家级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提出建议,从不同角度为南平更好传承弘扬朱子文化出谋划策。

复旦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震:

作为宋代新儒学的集大成者,朱子学在历史上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推动孔孟开创的儒家文化实现了全面的创新性发展。朱子学将孔孟以来的儒家圣人之道提升到了天理天道的高度,将儒家的道统进一步确立为中华传统文化根基。朱子学还对儒家经典系统进行了重建,深刻揭示了儒家思想文化中具有普适性关怀的意识和理念,对于儒学的制度化以及社会化的双重转化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自宋代新儒学开始,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它的特殊性,更凸显出公共理性的普遍性,在东亚地区能够被不同文化传统的地域所接受,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朱子学在思想文化上所作出的贡献,放在当今多元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来看,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朱子学既是一种哲学理论,又是一种思想文化系统。这套思想文化的精神性和价值观,有形无形地渗透进人们生活方式或者意识行为中。朱子学不仅有高度的理论思辩,还有更深刻的现实关怀,它的思想理论有着重要的价值导向。同时,朱子学作为一套文化系统,它具有开放性,不再仅仅是知识分子所独享的知识系统,而应当成为激发社会活力、文化活力,凝聚社会力量的思想资源。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肖永明:

考察《孟子》“集义”之诠释,为我们从整体上认识宋明理学工夫论的建构、分化、趋向和理解,及勾勒近世儒学史的演进、发展、变迁提供参考与帮助。

北宋中叶以后,宋儒训“集”为“积”,“集义”变为“积义”或“积善”,这样“集义”就从一个描述语转化成为一种积极的道德实践。随着理学家的深入诠释,“集义”自身的工夫内涵与特性也越来越丰富与强化,从而牵动着整个宋明理学工夫体系的构建、展开。

朱熹还论述了“敬”对“集义”的促进功能。在朱熹看来,“敬”与“集义”互相融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可或缺。朱熹认为,在格物穷理之后,再发出循理的道德行为,这体现了朱熹知行观精密圆融的特性。通过“集义”工夫的探讨,无疑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乃至重新审视朱熹的知行观及其建构的过程。透过“集义”之诠释,宋明理学工夫体系中的核心议题、主要话语,如有关道德精神意志涵养与道德实践活动关系的敬义论,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关系的知行观,以及注重先验道德知觉、本能的工夫论皆得到很好地展现。

清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赵金刚:

仁学代表了中华文化的核心内涵,而以朱子为代表的理学家则在宋明时期赋予了“仁”新的含义。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仍要思考,如何在继承传统儒家“仁说”的基础上,赋予“仁”新的时代价值,为我们新时代的发展提供智慧。

朱子对“仁”有标准的定义,即“心之德,爱之理”。在朱子的思想系统中,“仁”体现了天地万物相关联,本质相连通的一个系统,也就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仁德感知他人,获得对他人生命意义的肯认,继而肯认自我的生命价值。

朱子在整个民本思想的论述当中,很多地方是跟仁德联系在一起的。朱子特别强调“仁爱”,仁在天地为生物之心,在人则表现为仁爱之心,通过爱人利物实现社会和谐。朱子对于仁爱之理与人际社会和谐关系的论述,具有较高理论与实践价值。朱子仁爱思想作为我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朱子仁爱思想中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妥善处理义与利的关系,完善人格,培养和实现人生的积极价值等理念和观点,对于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家星:

朱子学作为一套广大精微的思想学术体系,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它自身始终处于一个不断继承、发展、创新的动态之中,用朱子的话来讲就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子的《四书集注》是一个述作结合的典范,是对儒家经学所做出的极为成功的一次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当下的儒学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朱子具有深切的现实关怀。作为古代的士大夫,其所论述并非为论述而论述,而是始终有个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时代指向。朱子的《四书集注》集经学与哲学于一体。他所继承发展的理学,被称为新儒学,是一个经过佛老思想洗礼之后重新转化的儒学。同时,朱子将自己的创造力部署在经典文本之上,采取了传统著经的形式,选择了一条更为艰辛、更具有挑战的道路。朱子到了中年以后,明确反对在著经中自作一篇文字的方法,而反复强调著经当以发明经文本意为追求的原则。此外,朱子对《四书》用功极深,从冠发之童蒙到意志之士气,他始终在探究《四书》,并借杜甫“良工心独苦”的诗句表达了他对《四书》注释之良苦用心。

福建省委省直机关工委原常务副书记、中国朱子学会顾问朱清:

我在2011年为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编撰的《朱子文化大典》做序,那时就有一个思索:朱子生活的年代距今已经800多年,朱子思想对当下的时代有什么积极的作用,如何弘扬其优秀的一面,立足现实,转化传统,不断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让朱子理学的研究重焕光彩。朱子撰著《四书集注》,揭示孔孟义理,集理学之大成,造就了新儒学,影响此后数百年中国社会走向。站在当今时代的高度,用唯物史观探究朱子理学跨时空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至少有四个看点。

第一,阐释儒学的精髓。朱子理学更新了儒学,发出浩然正气,提振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第二,包容思想学说。朱子撰著《四书集注》博采众长,集粹先儒思想和理学各派的探索成就。第三,呼应社情民意。第四,就是讲家国情怀。朱子以民为本、重视德育与家国情怀人所共知,作为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诗人,朱熹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马照南:

中国之所以是中国,就是有了传统文化;中国之所以是现在的中国,就是因为有了孔子、朱子。如果没有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怎么能取得现在的成功?

朱熹是春秋以来唯一可比肩孔子的人,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唯一的。中华文明始于炎黄,孔子集大成。东汉时期,道教产生,佛教传入,儒家思想逐渐边缘化。朱熹最伟大的功绩就是在中华文明受到冲击、面临中断的背景下,“继绝学,绍道统”,重建中华文化、重构中华文明。

道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主流主脉、根脉命脉,是中华民族的思想链、精神链、学术链、文化链、文明链。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突出表现为对道统的赓续传承。要以精神文明为核心,做到文化自觉、自信、自尊、自强,就要把握住文化基因、文化血脉、精神命脉三个关键词,做到补齐、补强思想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文明道统具有内在的契合度和成长度,具有高度的融合性和赓续性。在我们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时候,有这么多的新思想、新文化,特别在南平这样一个朱子集大成的地方,加上省委市委又这么高度重视,我相信闽北的朱子文化一定能够创造出新的辉煌。

中国传媒大学港澳台与世界事务研究中心研究员雷希颖:

如何能够运用我们的思维方式、流量、渠道和技术来挖掘文化,助力地方产业创新发展?“大话熹游”项目由此应运而生。我们围绕24个节气、重要传统节日、朱子家训、南平美食等进行图文创作,同时也创作一系列线上动画,包括2D和3D,完成传播渠道的构建。

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和沉淀,卡通朱子得到越来越多群体的认可。我们开始完善IP与产业的融合,让我们的文化能够赋能到产业发展上去。将朱子文化与特色产业及茶、竹、瓷、农特产品、文旅伴手礼等进行充分、广泛的融合,大量的产品就这样生产出来了。文化IP的亮点在于它最柔和,最容易以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更重要的是每一个现代传承的文明符号融入了朱子文化后,朱子文化变得活泼,变得生动。朱子文化有着无穷魅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应该有卡通朱子的一份力量。

南平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海报都已经实现卡通朱子化,把大家都觉得很传统的文明宣传变得更加有亲和度。有了IP,我们越来越感受到文化本身的魅力和文化转化的力量。

责任编辑:徐辰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