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南平,寻找“福”文化
2022-01-17   来源:闽东日报

合掌岩云海日出(邹晓洁 摄)

位于松溪县渭田镇渭田村村头的五福桥,它是一座外形壮观、极具特色的廊桥,是松溪县最著名的古桥。 (王大伟 摄)

邵武傩舞 (王世亮 摄)

编者按

以“福”为名,赋予了福建人民独特的文化气质。在福建省省会福州,“有福之州”的美名深入人心。其实,生活在福建大地上,闽北人民对“福”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记忆。在邵武,人们通过傩舞进行祈福禳灾,并逐渐发展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松溪福当山通过景观的设置,多样呈现“福”文化。分布在闽北各地的古廊桥,传递着古时人们祈愿生活安康的声音,并在千年岁月中将传统的祈福习俗延续至今…… “福”文化,塑造着闽北人的价值理念,从一种美好的心灵祈愿,转化为社会生活中的风俗习惯,也逐渐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深植于人心。

登一座山

——松溪福当山

福当山,位于松溪县河东乡、茶平乡及浙江省庆元县隆宫乡三地结合部,距离县城八公里,受远古火山运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多姿多彩的隘谷、峡谷地貌奇观,被称为“山水画廊” “人间仙境”。福当山是座福山,有着深厚“福”文化渊源和诸多的祈福文化景观。

“福”文化源自中国的民俗文化。“福”文化历史悠久,与中华民族同生。所谓“福”,在过去是指“信福”“福气”“福运”,而现在人们对福的理解是“幸福”。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中国的老百姓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企盼福气的到来。一个“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福当山以传统的“福星高照、鸿运当头”“福”文化为基底,借助“田园、圣山、秀水、幽谷”的思路, 以“福纳百川、百福俱臻、福满人间、福由心造、厚德养福、福慧双修”六大理念对“福”文化进行诠释,构成“迎福、知福、祈福、造福、养福、修福”的“福”文化体系,在景区景观上,形成“三山、三涧、四亭、八瀑、二十四景”的旅游景点,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养生、养神、养性的福缘圣地。游客游览福当山,可登福山、赏福字、摸福石、沾福气。

“失马真成福,移山未必愚。故园三径废,余俸一钱无。”在福当山下的得福廊,可以看到这里悬挂着很多与“福”有关的古诗词。相传,在宋代时,这里有个住持姓陈,当地人叫他陈公老佛。他在这边传经颂道的同时告诉百姓,行善是福、积德是福、知足常乐是福、和谐是福,通过百姓口口相传,浓郁的“福”文化就一直流传至今。

在福当山,还有一个特别的福——“中华第一福”,一个巨大的福字刻在一块大石头上。据传,这个福是康熙皇帝在孝庄皇太后六十大寿的时候,亲笔所题的书法。这个福字笔法奇特,右边的连笔像一个多字,左边像一个“才”,又像一个儿子的“子”。在当地老百姓口口相传之下,“中华第一福”有了“多子多福”和“多寿多田”的含义。

福当山有座凉山寺,建于宋建隆年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寺内供奉如来三宝、陈公老佛、十八罗汉、四大天王等,这些佛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福当山是松溪八大山头之一,声名远扬,闽浙两省很多居民到福当山祈祷,祈祷父母安康,祈祷子女健康成长,或祈祷金榜题名等,这座山,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和向往。

福当山不仅景色优美,而且充满着古老的人文元素,有蟾蜍听禅、狮子守山、仙人迹、鸭子塚等许多传说。一年四季,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被繁茂、溪水清澈,被当地人称为“山水画廊”“人间仙境”,被评选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福当山景区以奇石、瀑布和浓郁的“福”文化为景观特色。景区内分布着错落有致的瀑布群。有清水瀑、落英瀑、惊鹊瀑、宫羽瀑、天龙瀑、虎啸瀑、野风瀑、归一瀑等八处瀑布。天龙瀑,落差61米,是松溪县境内最大的瀑布,也是福当山景区内最精华的景观之一。观天龙瀑布,瀑布深藏于福当山的曲径通幽处,从巨大的山谷大断裂层中倾泻而下,像飞雪玉龙一样闪着银光,故名“天龙瀑”。它坐东朝西,分为三级垂落。远远看去,这个瀑布在周边悬崖的衬托下似一道大裂缝,造就了福当山峡谷景观中最壮丽的一幕。(魏农)

追一场民俗

——邵武傩舞

邵武傩舞始于宋代,是以驱疫逐鬼、祈福禳灾为主要目的的一种面具舞蹈形式。旧时,在各种迎神、祭祀活动中,多有傩舞出现。邵武的傩舞,乡民多直接以节目名称呼,如“跳番僧” “跳八马” “跳弥勒”等。活动时间因所祭祀神灵的庙会时间不同而异,有在农历正月举行的,也有在五月或八月举行的。

“傩”者,除也。傩舞表演者头戴面具,脑后缀一块红布,以舞蹈动作走村串户。傩舞的面具有两种,一种是由半片状木雕而成,一种是由筒状纸糊

而成,除了弥勒外,其他都是面目狰狞、獠牙外露的恐怖形象。傩舞舞风粗犷,其跳法以集体舞为主,个别领舞为辅。程序基本一致,以弓步、跨步转身为主,加以类似猫步的拗步行进,作八卦方位的队形变化。舞蹈伴奏只有锣鼓,锣只起烘托作用,与舞步无关。故有“你打你的锣,我敲我的鼓”之说。比如“跳弥勒”,弥勒公头上套着纸质的筒状胖和尚面具;弥勒婆涂脂抹粉,头簪珠花,有时耳垂还挂红辣椒。一般来说,弥勒公着和尚服,手拿尘拂或破葵扇,胸腹部用一土箕化装成大肚子;弥勒婆则扮花花绿绿妖冶状,持大方巾。他们由众人簇拥,在街头巷尾宽敞的地方表演。众人持火把照明,弥勒公挥动扇子或尘拂随意做一些戏弄弥勒婆的动作。(黄睦平)

看一场日出

——顺昌合掌岩日出

新年伊始,约三五好友,登上一座高山,迎接一场日出,为家人祈福,成为不少年轻人开启新年的“仪式感”,在顺昌县,就有这样一处绝佳好去处——合掌岩。

合掌岩位于顺昌县城西郊3公里处,山形如双手合掌,意为“合掌表一心”,故得名。合掌岩周围还有板松迎客、盐米神洞、仙人聚台、飞来神船、老虎张嘴、铜铃泉响、鹰嘴余生等景观。

合掌岩主峰海拔551.7米,屹立于富屯溪畔,登高临远放眼望去,闽山葱葱、绿水绕城,更有悠鸣钟声,余音袅袅。合掌岩早在清朝中期,就被顺昌官绅文士定为县郊十景之一,美称“合掌翁郁”。

莫高窟一类北方著名佛教石窟大部分是在质地较软的岩石上雕刻,于此不同的是,合掌岩石头是硬度非常高的花岗岩,2005年,合掌岩开始雕刻佛像,雕刻面积愈9000平方米,洞内佛像最高达8米,最小2厘米。

进得石窟,经过弥勒佛、韦驮菩萨等石雕佛像群,为中央大厅,是历史上最大的活窟,也是最大的中心柱窟,在当窟中属活佛像最多,有5000多尊。

主窟后为几个小石窟相互关联,分为圣杰祖师、斗战胜佛、千手观音等。其中斗战胜佛窟,顶部雕刻五只蝙蝠的图案,代表“五福临门”,中间是篆书的“悦”字。而万佛崖是合掌岩的另一重要景点,拟雕刻历史文化名人等所书“佛”字一万个,故称为万佛崖。(来源:顺昌县融媒体中心)

访一处“烧香”文化

——邵武闽王庙的“福”字香文化

邵武市卫闽镇谢坊村的闽王庙,与其他宗教寺庙不太一样。大堂正中摆放着闽王及观音等十多尊神佛塑像。它不是以祭拜观音为主,主要目的是祭拜闽王。

闽王王审知,字信通,又字详卿,光州固始(今属河南省)人。唐末,从其兄王潮随王绪起兵。唐光启元年入闽。唐光化元年,任福州威武军节度使。五代梁开平二年,封琅琊王。五代梁开平四年,受封为闽王。据记载,王审知“为人俭约,好礼下士”,为当时闽国的社会稳定、经济文化发展和人民安居起了积极作用,被八闽人民尊崇为八闽人祖、开闽王。

谢坊村独特的祈福文化缘于清朝康熙年间,据传在每年秋收后,当地通过唱三天大戏,做福气米丸等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形式庆贺五谷丰登,祈求风调雨顺。同时,村民们就地取材,将山茶籽经过去壳、晾晒、研磨等工艺制成山茶粉,并在朱漆木盘上写下“福”字,每天点燃“福”字香,祈求福寿绵长。

烧这种“福”字香与其他烧香不一样的地方,包括原料、制作过程及烧法都有自己的特点。烧香所取的材为村民自己采摘的山茶果剥出的果,经过晾晒、碾磨成粉,便成为“福”字香的原料了。制作“福”字香时,需要将一朱漆木盘香盒拿到案台上,用木板刮平已有的底灰,放上铁质“福”字模具,铺上早已晒干磨细的山茶粉,木板再刮平,取走模具便出来一个漂亮的篆体“福”字。

烧“福”字香的过程也与传统香的点烧、祭拜、插烧不一样,也有特别之处。负责烧“福”字香的人,先是在蜡烛上点燃两截短香,再将点燃的两截短香放到朱漆木盘香盒里的“福”字起笔处引着茶壳粉,最后将完成制作和燃烧的“福”字香盘重新放回木质结构香架上。

在闽王庙里烧“福”字香,既表达了福建人民对闽王王审知贡献于福建的尊崇,又饱含着自己对吉祥幸福最原始的祈愿。 (黄睦平 文/摄)

走一座廊桥

——感受祈福风俗

在闽北,廊桥俗称厝桥、棚桥、亭桥等。据南平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统计,闽北古桥尚存400多座,其中 167 座是廊桥。

闽北万山攒聚,溪流湍急,方便通行是廊桥的首要功能,因此,廊桥桥址多选在官道、要道上。廊桥在桥上盖了廊屋,形成一个能遮风避雨、半限定的活动空间。在农耕社会,廊桥逐渐演变成一处能提供物质交换、文化休闲、信仰民俗和满足部分生活需求的公共场所。在山区,人们常在廊桥上进行物质交换、交易等活动,如政和县星溪桥在清乾隆年间“造桥店数十间,无殊市井”,桥上摊贩如织,馄饨、炒面、炒白粿、花生、瓜子、麦芽糖等小食应有尽有。在乡间,廊桥也是村民劳作歇息、闲而聚会之所。浦城县丰乐桥还在桥上设置戏台,有提线木偶戏表演。

闽北民间信仰活动较多,百分之九十的廊桥都设有神龛,这样,廊桥又增加了一项功能,成为乡人进行宗教和民俗活动的场所。闽北居民多信奉佛教的观音菩萨、道教的玄武大帝以及为妇女保胎佑生的临水夫人陈靖姑。每年正月初一、十五都会到桥上供奉香火,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都是观音菩萨的香期,桥上也十分热闹。

闽北廊桥里还会举行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如光泽县七夕“量桥”,人们会到桥上许下美好的祈愿。建瓯市步月桥每逢中秋时节便挂满灯笼,纸灯笼分红、白两种颜色,红的寓意吉祥生财,白的寓意平安添丁等。

在不少村落,当村庄所处的地区容易发生洪涝、干旱等灾害时,人们往往要建造一座廊桥来“堵风水,拦村寨”,认为这样可以“消除地势之弊,补裨风水之益”,从而使村庄免灾去难,人民安居幸福。修一座廊桥拦住村子,使财源不外流,生活就富足了。古人所讲的“风水”,实际是今人所说的“环境”,比如在水口建筑廊桥,在桥边种上树木,桥背靠青山,桥下有河水,实则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图景。

由此可见,在闽北人心中,廊桥与村庄所处地的地势风水有着密切联系,它可以护佑村庄,使村庄免去灾难、吉祥安泰。可以说,廊桥是协调闽北人心灵危机感的平衡物,是农家的“护村符”。

廊桥,以独特的桥梁结构解决了木结构无柱跨越大尺度空间的难题,成为中国木结构桥梁中最具创造性和技术性的桥梁典范,代表中国历史上木拱廊桥先进、精湛的营造技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廊桥也成为古代山村乡土文化的映射,承载着山村乡民趋福避祸、祈求平安的信念,与山地人居环境下延续至今的民间信仰直接关联。 (黄睦平)

责任编辑:徐辰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