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升山一地多名
2022-03-29   作者:谢海潮   来源:福建日报

aabc25aa-0d80-4485-a4bc-a42fdb9fca05.jpg

福州升山寺

位于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赤星村的升山灵岩寺,始建于南朝陈天嘉三年(562年),规模虽然不大,却比鼓山涌泉寺建寺(783年)早了221年,故有“未有涌泉,先有灵岩”一说。寺后山上,有块今人题刻的摩崖说明山名由来:“升山旧称飞来峰,相传越王勾践时,一夜从会稽飞来,故名。”

清乾隆本《福州府志》等志书也说升山“即飞来峰”,“旧号飞山。(唐)天宝中,任放升举(登仙)于此,乃号升山”。可倘若追随明人谢肇淛“记略”游升山,还是可以从“一地多名”中体察出细微差异。升山“距郡北十里而遥(《榕城考古略》云)”,谢肇淛先是“侵晨,出郭门五里,至玄帝亭”,继而“折而西度,岭蜿蜒为卧龙山。其下为义井”,这是前半程。紧接着,“又五里,过蓝光墓道,从芦苇寻玄沙寺故址。经堂香积,百无一存,惟竹舍中,金像数身而已。后枕一峰,即飞来山也。复历数峰,始达升山。旧有灵岩寺,亦颓毁。寺后石磴百级,尽没荆棘……又上数十级,达升仙台”。从山脚到山顶,这一路分出多个地标,各呼其名。

明《八闽通志》云“蓝光墓在府城东北升山”,明万历本《福州府志》、清《榕城考古略》、同治十年(1871年)重刊本《福建通志》均指元行省都事蓝光墓在玄沙山(又作元沙山、贤沙山)。

值得留心的是,《淳熙三山志》“卷第三十八·寺观类六·僧寺·怀安县”一条,将“升山灵岩寺(旧号飞山,内含‘任仙公台’)”与“贤沙寺(又作玄沙寺)”相隔好几个条目作分别陈述,并云贤沙寺“升山之下。(后)梁开(天)平元年(907年)置。本安国宗一禅师塔院也。《宗一碑》云:‘开(天)平二年(908年)十二月,灵龛归怀贤里飞山之原。’即此”;飞来山“在寺前。寺门有‘飞山’二字,刘提刑峤书”;又引按察使安稹《飞来山》诗证:“升山游罢到贤沙,松桧阴中一境赊。”虽然混一宇内,显然又做了明显区分。

玄沙师备为唐末五代僧,雪峰义存禅师之法嗣,俗姓谢,宗一是王室赐号,师备是法名,玄沙即指升山。从蓝光墓、师备事迹可知,贤沙寺实际位于升山山麓,《闽都记》记其“(明)永乐间重建,今废”。概言之,万历癸丑志所录“又北曰义井,曰升山,其峰曰飞来峰,有玄沙寺,其上有灵岩寺”,层次分明,表述较为严谨。

林枫说升山“即飞来峰也,俗呼猫头山”,《侯官县乡土志》说升山“旁有飞来山(俗呼猫头山)”,两相龃龉。今编《晋安地名文化集萃》则云:升山前面有一座小山头像“猫头”,因而俗称“猫头山”,也称“飞来峰”。

谢肇淛说升山“自莲花峰迤逦而西,峦阜突起”。明正德本《福州府志》又有升山“旧名龙来山”一说,或与“龙腰山”一样,盖取“脉自莲花峰来”之义。

责任编辑:徐辰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