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随着疫情持续向好,海洋渔业复工复产稳步展开,连日来,泉州市各地渔民陆续恢复“海上春耕”,开展春季牡蛎、鲍鱼下苗。4月13日全市出海捕捞渔船已达432艘,出海数已恢复到去年同期的60%左右,全市涉海涉渔行业重点龙头企业开工率85%,水产养殖企业开工率达到100%,有效保障了泉州市“海上菜篮子”工程充足供应。
日前,渔业重镇泉港区峰尾镇呈现一派忙碌的“海上春耕”景象。合作社的渔民们驾驶着渔船在海面上穿梭,将成串的海蛎苗绑上浮球下到海水里。大鹏海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受疫情影响,此次海蛎苗下苗时间比往年迟了一个多月。一季海蛎苗生长期需8个多月,这批海蛎苗共1200多亩,预计年底可收获800多万斤。同样在峰尾镇,第一批符合出海作业条件的29艘渔船近日也陆续返港,带来活蹦乱跳的鱼虾蟹等新鲜渔获近120吨,很快将成为市民餐桌上的美食。
与此同时,位于晋江安海镇和晋江经济开发区的力绿集团2个厂区也在忙碌地生产中。疫情期间对留在工厂的员工合理调整岗位“闭环管理”,开展米饼、海苔能量棒等民生保供物资的生产。力绿集团2个厂员工返岗率已达90%、产量已达到疫情前的70%,物流运输基本恢复正常。
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帮扶全市涉海涉渔行业复工复产,该局先后出台《水产养殖主体复工复产导则》《渔船复工复产导则》对行业复工复产进行规范指导。在泉州市抗疫助企保民生促发展33条措施的基础上,叠加深化与人行及农信社的合作,开辟专属涉海涉渔行业贷款的申请、签约、放款“一站式”服务,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企业,按分类给予延期付息、延长贷款期限、还款期限等优惠政策。
为满足涉海涉渔企业的资金需求,该局将着手启动市级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市级渔业发展专项资金的补助申报工作,助力涉海涉渔行业尽快恢复活力。此外还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对养殖证办理、渔船年检、捕捞许可证审核等需要按节点办理的事项,经申请可延长3个月办理时限。( 许奕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