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位于德化县龙门滩镇硕儒村的水库移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现场,项目施工如火如荼。移民集中居住区是德化县龙门滩水库移民后扶项目示范区建设的“五区”项目之一,建成之后可实现980多名库区移民群众搬入新居。
龙门滩水库是泉州七库连通水源工程项目之一,自1989年建成投用至今,已累计调水110亿立方米,造福下游700万名泉州人民乃至金门同胞。1985年,为了龙门滩水库建设,硕儒村、霞山村、霞碧村的2384名村民无条件告别祖祖辈辈生活的村落,迁移到周边重建家园。
近年来,德化县落实省级移民后扶示范区项目建设,以“一廊五区”为建设框架,打造“水源有保护、生态有提升、产业多样化、移民有收入”的幸福生态库区。
“待移民安置区建好后,我要将餐馆提级改造。”醒鱼馆老板彭钦锡绘制着新生活的蓝图。今年36岁的彭钦锡,老家在硕儒村,此前在县城经营中餐馆。“生意不错但成本高,剩不了几个钱。”他说。
2018年,彭钦锡发现随着湖心岛、蝴蝶岛建成开放后,到龙门滩镇休闲观光的人络绎不绝。在“回老家开个活鱼馆”的念头鼓舞下,2019年,彭钦锡的醒鱼馆正式开业。开业仅一年,收入就较过去翻了一番。
硕儒村还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鼓励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2018年,硕儒村村民陈德高回乡成立了鱼跃龙门家庭农场。这几年,随着龙门滩镇城郊区位优势的凸显,陈德高不断完善农业特色产业链条,发展了西瓜、田螺、“红美人”橙子等特色产业。
“我的农场在龙门滩湖心岛旁,水质好。去年开始,我在这边养田螺,投进去1000多斤,总产量达五六千斤。很多游客喜欢来这儿捡田螺,1斤20元,收入比之前打工多了不少。”陈德高喜不自胜。
近年来,依托龙门湖国家水利风景区的优质资源,龙门滩镇着力打造“一湖(龙门湖)双岛(湖心岛、蝴蝶岛)”旅游示范线。借此,硕儒村村集体收入由2019年的11.2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52万元。不少移民返乡创业,如今有10来家醒鱼馆,3家合作社(家庭农场)年产值近200万元。
“今年,龙门滩镇依托上级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引进社会资本,按照‘一廊五区’的规划,计划投资2759.69万元用于库区宜居工程建设,包括移民集中居住区、公共服务配套区、湖心岛休闲区、大峡谷旅游产业区和生态农业休闲区等项目。”龙门滩镇党委书记徐文昌介绍。
为加强鱼文化的挖掘和展示,龙门滩镇还将依托水库移民后扶示范区建设,在移民集中居住区规划“一鱼多品”美食文化街,在移民安置区对面规划建设5200平方米的移民文化广场,并设置“鱼跃龙门”文化景观标识,形成乡村地标。“建成后,‘一鱼多品’美食文化节都将在这里举办。”徐文昌说。
今年初,龙门滩镇还全面提升湖心岛入岛文化广场和岛内基础设施,并对环岛4.3公里道路进行沥青混凝土提级改造;同时,引进基层综合治理一体化服务平台,提升景区智能化治理水平。
接下来,龙门滩镇还将投入2000万元,新建4250米长的沿库区生态廊道,串联起湖心岛和蝴蝶岛,逐步打响“一湖双岛”乡村旅游品牌;同时,改造提升道路6910米,打通环库周交通网,形成生态休闲绿化慢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