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电视剧《那山那海》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该剧以宁德山乡巨变为背景,讲述了雷家三兄弟带领畲族村民实现乡村振兴的故事。该剧第四集中,两名剧中人物的梦想,如今在闽东已变为现实。
其一,剧中人物何有志在八十年代末的畅想:“在我看来,这片海可是聚宝盆。最终我想干的,是开发海上的海运和养殖业。”渔业现已成为宁德市渔民生计乃至全市海洋经济的重要一环,2021年,全市渔业总产量达106.5万吨,渔业产值318.41亿元,占大农业的49.3%。
其二,岛民的“全国梦”。剧中人物雷恒水和林月仙协作干起了海岛物资运输工作,他们用一船货物换渔民的一筐红膏鲟,决定去贩卖。林月仙:“这东西这么好,你们怎么不搞养殖?”剧中渔民:“谈何容易,要钱,要船,要人,还要技术。这红膏鲟呢,虽说是老天爷的礼物,但它有价无市,都知道好吃,但是贵呀,老百姓吃不起,养它干嘛……我们岛民最大的梦想,就是把红膏鲟推销到全国。”红膏鲟,学名锯缘青蟹,又称青蟹。2021年,宁德市海水蟹产量21287吨,其中青蟹产量9000余吨,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那山那海》中的美丽海景令人神往。海波涟涟,天蓝水清,环境优美的福安市溪尾镇溪邳村是该剧取景地之一。“过去我们的滩涂上长着大量的大米草,村内到处堆满水产养殖的泡沫垃圾,海里的垃圾随着潮涨潮落越聚越多,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随着这几年在全村范围开展垃圾清扫、清理大米草、加大海洋环保知识宣传力度等工作。在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溪邳村的面貌焕然一新。”该村村民刘先生表示。
蓝色是闽东海洋发展最鲜明的底色,溪坯村是宁德市全力守护这抹蓝的生动缩影。在宁德市近几年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工作的不懈努力下,闽东近海海域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海上养殖综合整治的成效也得到国家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中国工程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海上养殖综合整治的“宁德探索”成为全国水产养殖高质量绿色发展典型。
“我是从福州市平潭县过来的养殖户,有幸见证近几年宁德海洋环境持续向好,特别在海上养殖综合整治之后,对海上养殖进行了更长效监管,海洋水质提升、海水变蓝,养殖户的收益整体也提高了。”蕉城区三都镇大湾海区的养殖户杨基坤说。
环境好,生产效益与产品质量也得跟上。上个月,农业农村部正式发布了《关于认定2022年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的通知》,宁德市福建岳海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福建闽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闽威实业”)获得认定。位于福鼎市店下镇巽城村的闽威实业育苗良种基地,是国家级花鲈水产良种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从1992年的闽威水产批发部到如今年产量9000余吨、年产值6亿余元的闽威实业,该公司目前拥有500多亩的养殖海域和3条全自动化生产线,其产品远销日本、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产卖得好,良种是关键,而大黄鱼更是沿海农村特色支柱产业。为了守护这条鱼,目前,全市有大黄鱼育苗场60多家,其中,省级以上原良种场达2家,全国现代种业示范场2家,并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大黄鱼原种场和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级大黄鱼遗传育种中心。以“大黄鱼之父”刘家富为代表的闽东水产科技工作者,投身大黄鱼研究40多年,克服重重困难把一度濒危的大黄鱼从珍贵鱼种发展为全国最大养殖规模、八大优势出口水产品之一和年产值超百亿元的农业主导产业。
在福鼎市龙安开发区西澳村,宽阔海面波光潋滟,养殖户穿梭在连片渔排上撒料劳作,该村仅大黄鱼年产就达6000余吨、产值近1.5亿元。“我们将发展以观光、海上垂钓、渔排养殖体验、休闲度假、乡村文化体验为主要旅游产品的乡村旅游区,打造美丽渔村一日游精品路线。”西澳村村主任张秋玉说。
推动渔旅融合发展,西澳村不是个例。目前,宁德市在柘荣县九龙井、福鼎市嵛山岛东角、福鼎市硖门畲族乡渔井村、屏南县龙源农庄等“水乡渔村”通过挖掘水产品加工、休闲渔业、渔村旅游等乡村特色资源,荣获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