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国务院食安委将厦门列为第二批创建试点城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大幕在厦门开启。如何在食品安全上给市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贴“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的总体部署,在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上攻坚克难,在破解市民的食安问题上凝心聚力,在食品产业提质增效上精耕细作,食安创建示范引领实践亮点纷呈,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食品安全满意度不断提升。
2022年,厦门顺利通过国务院食安委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公示。外出就餐,选餐厅看“笑脸”;中小学校外托管机构“小饭桌”食品安全,可参考“等级评定”;到市场买肉菜,可扫码“查源头”,“菜篮子”拎得越来越舒心……百姓从创食安城中得到了实惠,提升了幸福感、获得感,成为创城的第一受益者。
从一棵青菜抓起
智慧赋能 “菜篮子”源头可溯
能否把好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关系到每个市民的“菜篮子”“餐盘子”的安全。
在厦门海沧区某超市,市民周女士对着蔬菜、水果、肉类、海鲜等产品价格公示牌扫二维码,发现手机页面立即显示出了产品基本信息,包含了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资质证件、产地信息等。
“这个二维码,相当于食品的身份证,市民一键扫码,食品的来龙去脉即可获知。”海沧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对于没有二维码的散装食品,市民也可登录“厦门市食品安全信息网”,通过输入食品名称、食品条码、生产日期等信息,即能查到该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流程等来源信息。
为确保出现在市民餐桌上的食材都能查得清来源和去向,厦门2005年就在全国率先探索食品安全互联网追溯监管,在全省率先建成全市统一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一张网追溯监管平台,并逐步实现与农业农村、海洋发展等监管部门追溯数据互联互通,构建覆盖“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追溯体系。
厦门还在全国首创“入市必登”机制,实现关口前移,要求生产经营者必须上传合格证明才能打印“上市凭证”,具备凭证才能入市销售,切实把好源头准入关。目前,“一品一码”追溯系统已将10.81万余家经营主体的55.49万种食品纳入管理,生产经营者累计备案台账超过4.3亿笔,追溯覆盖面超过90%,预包装食品追溯数据量居全省第一。
被称为“菜篮子”的农贸市场,在创食安城过程中也得到了升级改造。近年来,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把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作为服务市民的“关键大事”,大力打造“食品安全卫生、环境清洁有序、市场管理精细、商户经营文明”的百姓放心市场。目前,全市101个农贸市场中已有61个完成改造提升。为充分保障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市场监管部门依托食品安全追溯体系,采集、分析、运用农产品流通信息,实现食用农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过程可控、公众可查”。截至目前,厦门全市已有69个农贸市场纳入追溯系统。
到家门口的农贸市场买菜时,先到市场公告栏瞧一瞧当天的食品快检结果公示,已经成为市民杨女士近两年养成的习惯。从市场买的蔬菜有没有农残?新鲜的肉品会不会添加瘦肉精?相信有不少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担心过类似的问题。今年4月,随着全市6区“一区一快检室”相继完成验收,一个覆盖全市的食品安全快检体系正式形成。除了日常快检,市场监管部门还推出“你点我检”服务,一旦发现不合格农产品立即启动相关程序停止销售,并及时在市场醒目位置公布农产品抽样检验结果、不合格农产品处理情况等,构建起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火墙”。
从一份外卖抓起
明厨亮灶 后厨实现“阳光操作”
“以前在网上点外卖,总担心线上餐饮店到底有没有资质,后厨操作规不规范、卫生靠不靠谱。现在在外卖平台上就能看到商家证照信息,有的还能看到后厨加工操作过程,点餐更放心了。”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创食安城,让他觉得在厦门生活很幸福。
有幸福感是百姓对生活最质朴的解读,也是对政府管理工作的最高褒奖。早在2016年消费互联网刚刚起步,厦门市市场监管局就开始着力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引导餐饮服务单位通过采用透明玻璃幕墙、隔断矮墙或参观窗口以及视频显示、网络展示等方式,公开展示后厨进货查验、后厨加工、凉菜制作、清洗消毒等重点区域、重要环节,实现“阳光操作”。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不断加大投入,建成网监信息化监管平台,率先全国推动网络餐饮第三方平台实行数据对接,建立网络订餐数据搜索比对、大数据查询和信息互通共享三大机制,实现无证经营等违法违规网店的自动化排查;同时,开展“净网”“每月一周查网红”等专项行动,点题整治外卖店家违法违规行为,累计在“美团外卖”“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下线了14120个证照资质存在问题的网店,商户证照规范率大幅提升至99%以上。
除了网络餐饮服务单位,厦门全市公立学校、医院、重点酒店、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等共655家重点餐饮单位也积极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升级版“雪亮厨房”建设,将后厨情况以视频方式实时接入市场监管部门平台,并以视频方式向相关公众公示。全市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覆盖率达90%,居全省首位。
很多城市“小饭桌”属于监管盲点,在厦门创食安城期间,“小饭桌”的食品安全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市场监管部门创新“小饭桌”治理机制,构建以镇街备案、检查评级、学校公示等为主要手段的共治模式,对“小饭桌”进行备案登记、风险分级及星级评定,并向社会公示评定结果,保障学生在校外托管机构用餐安全。
在厦门,即便是购买小作坊、小摊贩生产、销售的食品,也能一眼辨出是否出自“正规军”。2015年9月,厦门公布首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允许生产加工的食品目录,将小作坊正式纳入规范核准范围,为经过整治符合规范的小作坊发放“身份证”(即福建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加工条件核准证),目前已创建45家食品加工小作坊示范点,提前两年完成了国家提出的创建要求。
街边的流动食品小摊贩,也已被纳入监督管理。厦门制定出台《厦门市流动摊贩整治行动方案》和《关于开展流动摊贩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全市各区设置食品摊贩集中经营区域40个,容纳摊位711个,要求定点定区经营,并在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划定摊贩禁止经营区域,改变了食品摊贩无序经营状态。
从一个标准抓起
供厦标准 “鹭品”引领供给品质提升
“上市的标准更严格,价位在同类产品中也算适中,选择‘鹭品’应该可以吃得更放心、更安心。”在厦门首家“鹭品”主题形象店——元初食品磐基中心店,前来买菜的市民王女士不假思索地挑选了两盒贴有“鹭品”标识的冰鲜黄牛牛腱,在收银台一边结账一边说道。
厦门80%以上的食用农产品从外地输入,食品安全输入性问题一直是影响市民群众“舌尖安全”的重要因素。为保证源头食品安全,2019年,厦门市委市政府在《厦门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创建人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方案(2020—2022年)》中,要求实施供厦食品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并列为食品安全十四大重点工程的首要工程。2020年,厦门市市场监管部门出台了《供厦食品评定规范》以及《供厦食品“鹭品”标识使用办法》两项制度,不少企业开始积极申请。
在2021年7月厦门市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厦门市首批供厦标准食品“鹭品”正式亮相。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严于国标的供厦标准建设更富实效,“鹭品”高品质的品牌形象日益受到市场欢迎、市民认可。目前,厦门已发布52个供厦标准,累计806项指标严于国标。全市已有35家企业312种产品通过“鹭品”评定,其中米、面、油、肉、蛋、水产品等与市民膳食关系密切的占比超过80%。
今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厦门市食安办也推出了一系列“鹭品”宣传活动,让更多市民了解“鹭品”、爱上“鹭品”。启动仪式上,厦门首批9位“鹭品官”获聘上任,他们将为供厦食品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参与把控“鹭品”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食品安全,身体力行成为“鹭品”代言人。
5年来,厦门百姓从创食安城中得到了实惠,分享了创城成果。市民理解、支持、参与创建的热情空前高涨,食品安全满意度不断提升。近两年,省食安委对各设区市食品安全年度考核中,我市综合排名均位列A级;2020年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为98.6%,省对厦门开展的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满意度超过80%。
“追求食品安全的道路上,我们永不止步。”厦门市食安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这一殊荣对于厦门既是荣誉,更是责任。作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厦门未来更高的目标是:全面巩固提升创建成果,建立科学有力的长效机制,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将食品安全保障融入厦门这座城市的基因,成为厦门人引以为傲的标签,让群众买得放心、吃得放心,让食品安全聚民心、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