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振兴增活力 示范引领促发展
2023-03-21   作者:陈佳颖   来源:中国水利报

图片1.png

永泰县赤锡乡库区基础设施提升项目 范玉惠 摄

抓住助力乡村振兴“一条主线”,因地制宜开展移民后扶示范区建设;围绕项目和资金“两个要素”,跨村、跨乡镇、跨年度、跨部门整合资源;压实省市县“三级责任”,齐抓共管凝聚工作合力;突出竞争立项、资金统筹、项目监管及绩效考核“四个环节”,确保项目实施管理全流程科学有效;建立组织领导、协调联动、责任落实、定期督导及考核推动“五个机制”,倒逼项目实施出效率、出效益、出精品……

近年来,福建省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发展中心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调研,着力破解后期扶持项目小而散、整体效果不明显,项目实施进度慢、资金使用效率低等“卡脖子”难题,补齐库区民生领域的短板弱项,通过面上调研、点上解剖、综合分析,在全省择优筛选44个县(市、区),分三批实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示范区建设,探索后扶工作转型升级新途径,打造库区乡村振兴新样板。

生态优先 系统整治

迎着清晨的阳光,站在涌溪水寨的观景台上,眼前烟波浩渺,青山雾绕,仿佛桃源仙境。德化县桂阳乡涌溪库区实施水库移民后扶示范区建设后,从偏僻落后的山区蜕变成为生态康养旅游度假目的地。泰宁县、永泰县、永定区等示范区,依托库区水资源,提升当地水生态,布局山区村特色,串点成线,跨区连片,留住乡野农趣,营造出美丽、和谐、幸福的人居环境。

从古镇到新村新区,从单点到连线、连片,福建省水库移民后扶示范区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着力补齐库区人居环境和产业发展短板,努力破解过去项目“小而散”的问题,整合住建、交通、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专项资金,联村跨镇策划,区域统筹实施,高效建设“显山、露水、融绿、秀村”的移民生态幸福家园。

如今,年度后扶项目已由以往的1000多个整合成400多个,“集中财力办大事”的优势进一步显现,项目实施进度、资金拨付效率明显提升,财政部、水利部对福建省移民资金绩效评价成绩从2019年度的79.38分提高到2021年的91.91分,进入全国优秀行列。

产业“造血” 增收致富

2021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沙县考察调研时指出“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按照总书记的嘱托,福建省将沙县区水库移民后扶示范区项目与沙县小吃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将示范区移民创业园建设成沙县小吃产业园,打造成沙县小吃连锁产业的前端“中央厨房”,不仅弥补了沙县小吃产业链的短板,还为移民带来持续稳定收益。

泰宁县依托大金湖景区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渔悦水际”和“鹭嬉南会”两个移民村落的旅游配套产业,综合效益可观;永泰县依托赤锡库区生态旅游开发水上运动小镇。各地在示范区建设中,主动顺应移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因地制宜,紧密结合当地产业特色、资源禀赋,巧妙策划“造血”经济,有效提升移民生活品质。

在省财政厅、省水利厅联合出台水库移民后扶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省水利厅配套颁布后扶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给予项目建设有力指导的基础上,福建省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发展中心对后扶项目和资金管理全流程进行系统重构,建立资金分批下达、项目包片推进、部门协调联动、工程量价复核和绩效综合考评等工作机制,从根本上促进示范区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管理绩效提升。

截至目前,前两批共30个省级移民后扶示范区已全部建成,第三批14个省级移民后扶示范区和33个县级移民后扶示范区建设正在加速推进,涌现出一批田园风光型、文化特色型、产业发展型的库区乡村振兴特色村,移民增收致富步伐持续加快。2020年、2021年福建省水库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0416元、22751元,同比增长6.81%和11.4%,均超过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同时,移民群众对后期扶持政策实施的满意度每年都在90%以上,移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经过探索实践,福建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示范区在推动水库移民后扶政策实施提质增效、助力库区乡村振兴等方面,跑出了转型升级“加速度”,提升了移民群众幸福指数。(通讯员 陈佳颖)

责任编辑: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