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耕春播的关键时节,3月29日,全市春耕春播生产现场会在漳浦官浔镇召开。全市各县区农业农村局及业务科站负责人与种植大户代表一道,来到田间地头,观摩春耕生产,了解优新品种,体验农机设备,在“粮”辰美景中取经学习。
听,农业机械奏响“春耕曲”
俗话说,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
这几天,官浔镇种粮大户王坤山格外忙碌。在官浔镇康庄村的坤山农业合社水稻工厂化育秧示范点,工人们将一个个空的育秧盘整齐地放到育秧流水线输送带上。机器自动往盘里填入基质,接着浇水、播种、盖土,短短几秒,一个个完整的育秧盘成品便大功告成。在旁指导的王坤山告诉记者,这样一条流水线一个小时能播撒约700盘种子,足够60亩地的用秧量。
目前,王坤山已收到了1500多亩的秧苗订单。“本地早稻的大面积插秧作业就快开始了,我们全力确保育壮秧,为丰收打基础。”王坤山表示。
种地有良种,还需配“良法”。依托“农业合作社+农户”,康庄村通过统一工厂化育秧、统一机械化插秧、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机械化收割这“五统一”专业化服务模式,实现了节本高产高效目标。2022年,康庄村优质稻千亩示范片平均亩产567公斤,比2021年全省水稻平均亩产的437公斤,增产了130公斤。
沿着该村高标准农田的田间小路前行,就能清晰听到机器的轰鸣。田地里,乘坐式水稻插秧机、乘坐式水稻直播机、手拖式直播机等农机来回穿梭,一片忙碌。
“比起机插秧,水稻机械精量穴直播能将种子直接播到田里,不需要育秧、插秧,省时省力省成本。”在水稻机械直播演示现场,漳浦县农业农村局正高级农艺师洪彬艺介绍道。直播机分乘坐式、手拖式,它们各有千秋,用于不同作业场景。一台乘坐式直播机满载稻种,可以连续作业12亩,手拖式直播机仅3.5公斤重,小巧轻便,“能量”也不容小觑。它能在机械插秧机难以进入的“插花地”、山垅田等场地灵活运转,一天能播种15亩。
如今,机械化农机设备成为越来越多合作社、种植大户春耕春播的“标配”。在科技加持下,春季农业生产跑出了加速度。
看,“链”上布局拓展新赛道
在稳产高产的同时,如何提高粮食综合效益?漳浦在“链”字上做文章,积极探索粮食生产的产业链、价值链的延伸拓展。
在官浔镇百亩高优玉米生产示范片,经过春雨洗礼的甜玉米苗,绿油油一片,长势喜人。作为省级粮食产能区示范片,官浔镇改变单一种植模式,在发展冬种马铃薯生产的同时,引进“万鲜甜178”等玉米新品种,推广“早稻-晚稻-马铃薯”“早稻-大豆-马铃薯”“玉米-中稻-玉米”三季轮作种植模式,促进稳粮增收。仅以玉米为例,预计每亩的鲜食玉米产量可达1600公斤,利润超2000元。
“我们还规划建设漳州市首个水稻公园,设置农具展馆、农业科普站、休闲咖啡屋、堤坝樱花道等。该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预计今年六月可基本完工。”官浔镇党委书记戴厝魁介绍说,他们还将组织活动,带动休闲农业发展,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谋,描绘粮食稳产“新丰景”
一批批新装备、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运用,让“饭碗”端得更牢更满。去年,漳州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92.83万亩,总产量41.01万吨,均比增0.6%,均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指标任务。漳州市粮食生产播种面积、总产量连续3年增长。
今年来,漳州市全面落实党政同责要求,层层压紧压实属地责任,围绕“稳面积、提产量、增效益”等关键环节,强化政策支持引导,全面落实好各项稳产增产措施。目前,漳州市种子、化肥等农资储备充足,7万多亩冬种春收粮食作物已陆续收获。
连日来,漳州市农业农村部门抢抓近期降雨的有利时机,组织党员干部及农技人员深入基层一线、田间地头催耕催种,掀起春耕春播热潮。截至3月28日,全市溶田超13.3万亩,早稻播种量超24.6万公斤,插秧1.08万余亩,溶田和春种进度总体略快于往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