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惜字炉前进行“魁星点斗”。刘其燚 摄
洋坪村引进旅游团队,打造“澹台别院·国风”主题民宿。刘其燚 摄
体验传统“开笔礼”,在惜字炉前进行“魁星点斗”,看“文武状元”游街……暑假期间,罗源县西兰乡洋坪村迎来一群又一群的研学小游客。习礼、养德、学知、践行,优秀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的种子悄然“种”在孩子们心间。
“村里有丰富的古建筑资源,我们通过活化利用,打响‘国风研学’品牌。同时,将古厝租给民宿运营者,村里每年保底租金收入15万元,再加上体验项目分红,预计每年可以带来100万元的村财收入。”洋坪村党支部书记肖友培说。
赓续文脉守初心
漫步洋坪村,黛瓦青砖,白墙挑檐,书院、土楼、古厝等传统建筑分布在山水之间,“文魁”“武魁”“选魁”等功名匾高悬门上,仿佛打开了一扇明清时光之门。
“传统村落是活着的历史。洋坪村有16座明清古厝,古厝、书院、土楼等传统建筑占全村建筑总面积一半多,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肖友培介绍,2022年,洋坪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此外,洋坪村素有“耕读传家”的家风,文脉兴盛,历史上出过40多名举人、秀才,培养出80多名大学生。
幽幽古村,承载着村民的浓浓乡愁。前些年因为疏于管理,有的古厝有了破败的迹象。“2013年起,村民开始自发保护修缮村里的古建筑。在上级部门支持下,洋坪村先后募集近2000万元古厝修缮资金,其中1000万元来自乡贤和村民。”肖友培说。
如今,靠着村民们赓续文脉的初心,洋坪村修缮保留了16座古厝,“秀美洋坪,明清古镇”变成现实。
众人齐心为公益
“这一栋叫惜字炉厝,占地面积2700多平方米,有200多年的历史,因临近古迹惜字炉得名。”洋坪村惜字炉厝“楼长”肖作铿说,惜字炉厝共涉及33户居民,2013年进行修缮时,家家户户都出了力,普通村民一户出了5000元,有财力的乡贤更是出了大头。
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厝,洋坪村每一座古厝都选出一名“楼长”。“楼长”都是村里有威望的人或者乡贤,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引导村民爱护古厝、保护修缮成果。“日常巡查维护、宣传防火防盗、组织电线改装、集资安装公共视频、调解邻里纠纷等,都是‘楼长’的分内事。”肖作铿说。
修缮完成的古厝,优先用于公益事业。洋坪村2号古厝成为村里100多名留守老人的“幸福小院”,一间间厢房都有了新的使命——老人活动室、棋牌室、书画室、茶室等。“修缮资金取之于民,修缮之后用之于民,这正是延续众人合力捐资修缮古厝的公益精神。”肖友培说。
传承文化“精气神”
“我们的古厝储存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要保护‘筋骨肉’,更要传承好‘精气神’。”肖友培介绍,为充分挖掘洋坪村“耕读传家”历史文化,村里引进了柔谦国学堂项目。近几年来,不断有学员慕名而来,他们在此放松身心,诵读国学经典,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今年,洋坪村利用古厝资源引进旅游团队,打造“澹台别院·国风”主题民宿;通过“开笔礼”“魁星点斗”“状元游街”“登天梯”等环节,打造国风主题沉浸式文化体验,形成文化体验产业链。据介绍,民宿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设置有SOHO型、榻榻米式通铺以及小姐阁楼等几种房型,可以满足团建、亲子、个人休闲等多种需求。
在进行改造装修时如何保护好古厝?“澹台别苑·国风”民宿主理人施青辉介绍,承租方提前介入,根据洋坪村的特色进行设计,村里统筹乡村振兴、古厝保护等资金进行装修改造后整租,既保护了古厝,又符合运营方需求。
“传统村落的保护不仅要体现在物质层面,更要落实在文化和精神层面。要发挥‘人’的关键因素,让传统村落焕发新活力。”罗源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罗源县将坚持政府引导、群众为主,凝聚起保护传统村落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