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农信联社金融助理走进葡萄大棚,了解葡萄长势。
近年来,南平市政和县农信联社持续助力乡村振兴,落实“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积极将农村金融机构的责任扛在肩上,主动融入政和县委、县政府打造“2+3+4”现代绿色产业体系目标,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切实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
培育产业“头雁”,建立“一对一”联动机制
“企业带领村民致富,政和农信联社帮助企业解决难题,每次公司资金周转出现难题时,就为我们提供资金支持,保障了生产经营正常开展,也保障了村民的收入。”日前,政和东燕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久童感激地说。
2019年起,政和县东燕果业有限公司在星溪乡东峰村种植“阳光玫瑰”特色品种葡萄,目前已经流转土地200亩,亩产量1250公斤,年产值达500多万元。邓久童介绍说,通过葡萄种植不仅提高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多样化,激发农业发展内生动力,还为村民带来了就业机会。进入采摘旺季后,村里每天都有上百位村民、困难群众到基地从事采摘、包装、运输等工作。
邓久童是政和县乡村振兴带头人的一个缩影。为持续给予乡村振兴的“头雁”金融支持,今年初,政和农信联社深化“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服务模式,加强与县农业农村局通力合作,组建工作专班,部署开展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金融服务对接工作,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专项行动。
该联社工作人员下沉服务重心,推进农村网格化管理,发挥金融助理受聘当地政府乡村振兴金融指导员、融入当地党政机关作用,实行“贷款优先、额度优享、利率优惠”等“三优”服务。
该联社依托乡村创业的“头雁”开展链式营销,积极推广“创保贷”“乡村振兴贷”产品,主动对接“头雁”带动的创业就业人群。
截至目前,共支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153户,授信额度1.05亿元。
创新信贷产品,瞄准茶叶“全链条”产业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政和农信联社挖掘县域茶产业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优势,丰富贷款产品体系,做好“特”字文章,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精准度。
针对茶叶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涉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需求大、周期短、频率高的特点,该联社实行“一次授信、随用随贷随还”;针对部分涉农企业抵押担保能力不足等问题,推出“助农贷”“创园担保贷”,根据企业税收、账户流水等数据,为企业提供信用贷款;针对茶叶企业库存占用资金的实际,推出“白茶仓单质押”信贷产品,助推产业加快发展。
在创新产品的同时,该联社在“链”上发力,推动茶产业全链条升级。为助力茶产业发展,政和农信联社推出“三茶贷”,面向茶叶生产龙头企业,以及茶叶种植、茶叶包装、批发零售等上下游经营主体,进行全产业链授信。
截至目前,该联社已为69家茶叶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贷款余额2.01亿元,实现了对茶产业链条金融服务全覆盖。
推进“整村授信”, 疏通“网格化”金融管道
8月中旬,政和农信联社以4个基层网点为试点样板,首期为整村授信试点网点可评议的1549户信用户和形成白名单的413户新用户,共计预授信3650万元。通过“整村授信”,村民们发展产业有了充足资金,增收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政和农信联社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整村授信”成为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一招。
面对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资金需求,该联社持续推进银村深度合作,大力推行“整村授信+快e贷”模式,把过去的零售业务“批发”做,金融助理分别到星溪乡富美村、石屯镇石圳村、铁山镇大红村、东平镇范屯村现场解说金融产品并普及金融知识,把乡村振兴知识、普惠金融政策送到村民家门口,实现乡村金融服务“零距离”。
依托“金融夜校”、村场微沙龙等活动,该联社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活动,推进信用评级,推广“整村授信”,为高质量授信夯实基础。
截至目前,政和农信联社作为主办银行共推荐评定4个“金融信用示范乡镇”、51个“金融信用示范村”。
建好“福农驿站”,打通“一站式”便民服务
新康村地处澄源乡北部,离县城72公里,是革命老区重点村。近年来,新康村以红色文化、生态旅游为落脚点,打造了餐饮、农耕体验、民宿等一条龙文化旅游业态。
为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让金融更“接地气”,让服务更“暖人心”,政和农信联社在新康村中共寿政庆中心县委革命事迹陈列馆、长者食堂旁打造“福农驿站”。该驿站布设福农e购自助机具、自动售货机,内置农特产品展示区、图书阅览区、红色文化展示区、金融服务区,成为村民“触手可得”的金融服务点、游客参观休闲的精神补给站、地方特色产品的宣传展示柜,在“红色”新康村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下一步,政和农信联社将主动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深化与政府部门合作,持续加大乡村特色产业信贷投放。用好用足政策,聚焦市场热点、重点、难点,有效推动普惠金融服务下沉。持续健全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充分运用体系建设成果,切实当好乡村振兴的金融“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