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世明在查看牛油果长势。
初冬时节,厦门同安莲花镇的广兴农场内,绿油油的牛油果挂满枝头,这些吮吸着鹭岛阳光雨露的果子已有巴掌大小,散发着馥郁香气,静待果农采撷。
最近,台胞、农场负责人龚世明博士天天上山,穿梭于一个个山头,他看着这一片片长势可人的果树,喜上眉梢。“这是在台湾经过多年选种、育种改良后的牛油果品种,它表皮光滑,个头是进口牛油果的3倍,香味浓郁,很受消费者喜爱!”龚世明摘下一颗鲜果递给记者。切开果皮,咬上一口,唇齿间满是浓郁的坚果香。
谈及自家牛油果口感好的原因,龚世明介绍:“进口牛油果运输周期长达一个月左右,为减少损耗,六成熟时就会采收,用保鲜剂保鲜,到国内后再催熟,品质容易打折扣。而厦门产的牛油果可以到九成熟再采摘。多在树上挂一天,果实里的干物质(衡量植物有机物积累、营养成分多寡的一个重要指标)含量就越高,口感会大大提升。”
修枝、剪果、装筐……眼下,果农们正马不停蹄地奔忙于田垄间。来自台湾的果农陈仲信说:“今年,农场收成很好,总产量预计有150吨以上,将为大陆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牛油果。”
龚世明毕业于台湾嘉义大学农学院。2004年,他的父亲、叔叔来到大陆,在厦门同安租下5000亩坡地建立广兴农场。几年后,跟随父辈的脚步,龚世明来到农场,开始新的创业。经过市场调研,他发现大陆牛油果“身价”不菲。“在许多国家,牛油果被认为是代表健康生活方式的高档水果。当时,大陆的牛油果大都从墨西哥等国家进口。”他坚信,随着大陆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牛油果一定有好市场。
“厦门广兴农场具有种植牛油果的区位优势。”龚世明告诉记者,厦门同安区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农场内广泛分布着蓄水能力较弱的赤红壤,十分符合牛油果的种植要求。
2014年,龚世明从台湾精心引种了12个牛油果品种,第一期种植面积为300亩,开始探索牛油果本土化种植之路。不料,一场危机悄然而至。农场内大量牛油果植株叶色变淡,逐渐脱落,枝条变黑下垂,根部呈水渍状腐烂。龚世明大吃一惊:“这是感染根腐菌了!这些果树两年内就会死亡。”
这次突如其来的打击,令果树损失了近八成,但龚世明不服输。他联系台湾专家,研制治疗根腐菌的疫苗,并选育对根腐菌有抗性的植株。半年后,龚世明重整旗鼓再出发:他找来台湾专业牛油果农坐镇农场,一起开展基地育苗、移栽定植、打疫苗、施肥、浇水、授粉等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新一批牛油果树茁壮成长。2022年,这份“绿色事业”终于开花结果。“这些牛油果树第4年就可以出果,但我们决定第5年再出果,这样果子品质更好,并且果树可以连续挂果15年。”
如今,广兴农场共有27个牛油果品种,其中,20个来自台湾,7个来自墨西哥、秘鲁、澳大利亚、越南等地,是福建省牛油果品种最多的农场。龚世明介绍:“比如,我们的巨型牛油果可以长到成年人手掌大,是进口牛油果的5倍。有的牛油果品种彻底颠覆了普通牛油果寡淡无味的特点,平均甜度可达10度,味美甘甜。”
由于品种齐全,这里的牛油果从7月到次年1月能够不断供应市场。目前,农场已对接了轻食餐厅、新式饮品店、果汁加工厂等销售渠道。“欢迎更多的电商平台、线上超市来农场考察,与我们长期合作。”龚世明说。
谈起今后打算,龚世明对大陆农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他表示,农场已成功挂牌“台湾牛油果研究院厦门融合基地”,他将借此契机,参与福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我计划继续挖掘牛油果使用价值,开发牛油果果泥、果油、果粉等系列产品,延伸价值链,把牛油果产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