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民银行南平市分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围绕“八五”普法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持续加大金融普法力度,扎实推进金融普法责任体系和法治文化建设,在全面普法、精准普法、有效普法上下足功夫,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普法新实践保驾护航。
探索乡村普法新机制
以法治之力强民智
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人民银行南平市分行找准切入点,增强农村金融普法教育的渗透力,联合南平市农业农村局、福建林职院省级高素质农民培训基地构建乡村金融教育强化体系,将普适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在全市各类农村培训、农民大专班嵌入金融普法课程,同步组建农村普法讲师队伍,制作金融普法标准化课件。该体系构建以来,累计开课25次,受训人数达3500多人次。
该行试点在建瓯开展“国债知识小广播”,覆盖该市14个乡镇217个行政村。2023年下半年开始,联合文旅部门在全市农村电影放映场所放映1000场反诈主题电影。同时,该行注重激活法治宣传“末梢神经”,建立存款保险宣传“责任田”制、人民币“值守圩日”宣传机制,有效覆盖全市1854个村(社区),采取订单式、靶向式、分众式等普法模式向大众普及法律常识,筑牢群众遇事找法的意识。
此外,该行积极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在建阳、建瓯、武夷山试点将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建到乡镇(街道)上,形成“1+N”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模式,即以当地现有1个城区金融纠纷调解中心为基础,在各乡镇(街道)增设受理点,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深耕智慧普法新路径
将法治之风吹进万家
该行在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积极构建数字普法“云”路径,努力推动普法资源上“云”、学法找“云”、传输靠“云”、直播在“云”。该行在全省首创的“一键直达”金融联网宣传新模式,就是传输靠“云”的积极实践。该模式建立金融知识推送总站1个、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接收宣传站50个,累计投放防范金融诈骗、存款保险等宣传知识视频40多个,累计惠及群众4.5万人。该行还积极拓展线上普法渠道,组织在“3·15”期间围绕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进行抖音直播,吸引数千人驻留观看。
该行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和视频平台普法,通过微博、抖音、微信视频等平台播放《金哥有话说金融普法》系列自制短视频,点赞过万。为进一步增强线上金融普法覆盖面,该行依托“云闪付”小程序,多次开展反洗钱、反诈、反假、国债等金融法律知识有奖竞答,参与人数达2万多人。仅2023年便发送反诈短信达511.35万条,用“流量”为法治宣传跑出“加速度”,营造好法治学习氛围。
打造金融普法新阵地
融法治文化于日常
该行打破传统灌输式普法形式,通过寓法治文化于休闲设施之中,增强群众的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在该行指导推动下,全市建设了2个省级乡村金融教育基地、1个省级新市民金融教育基地、4个市级金融教育基地,全部基地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免费提供讲解服务。各基地建成以来共组织活动39场次,参与群众达2000余人次。此外,还在中心城区打造了1条金融普法长廊、1个农村金融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实现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多面开花。
该行持续坚持19年为武夷学院大学新生上征信第一课,更是从2016年开始,推动将《现代征信学》纳入武夷学院教育课程,在大学校园掀起学习征信法律知识热潮。同时,将一线银行网点LED屏、村(社区)宣传栏、公交站台媒体机、人行过道宣传牌等纷纷变身“普法宣传员”,将法治文化融入美丽城市建设。此外,该行不断增强法治文艺“感召力”,紧扣非遗文化与民俗民风,创作《酬金陷阱》《上头电子烟》等法治微电影微视频,编排《快板说存保》《拒绝数字鸿沟 保护花钱权利》等法治快板、法治小品,提高法治宣传教育趣味性。依托“民法典宣传月”“金融知识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举办公益文艺晚会、金融知识宣传等活动,使法治宣传接地气、聚人气、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