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这让我们基层教师特别振奋,更加坚定了努力的方向。”住闽全国政协委员、漳州市实验小学党委书记兰臻现场聆听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后,难掩激动之情。
来自畲族山乡的兰臻,对乡村教育有着特殊的情愫。10多年来,兰臻以不同身份进京履职,从党的十八大代表、二十大代表,到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变化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她对乡村教育的守望与支持。
“这些年,我省乡村教育蓬勃发展,在全国率先实现所有县义务教育发展达到基本均衡要求,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很多乡村学校硬件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兰臻说,在和基层老师的交流中,她发现我省多地通过集团化办学实现强校带弱校,让乡村教师有了更多学习提升的机会,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乡村教师的获得感持续攀升。
从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到振兴乡村义务教育,从多渠道提升乡村教育软实力到加强农村小学图书室建设……10多年来,兰臻用一项项建议,推动和见证了福建乡村教育的发展和改变。
今年出发往北京前,兰臻特意来到漳浦县赤岭民族中心学校调研。
此前,兰臻到该校调研时,发现学校教师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而这类问题在乡村学校中十分普遍。“如何为乡村学校注入年轻力量,同时让年轻教师留得住、教得好,需要更多关注和支持。”
再次来到赤岭民族中心学校,兰臻惊喜地发现学校已经多了5位新教师,今年还准备补充2位老师。不仅如此,该校老师还参加了漳州市“名师工作室”的培训,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这也让我真切感受到政策落到了实处!”兰臻欣喜地说。
今年,兰臻在下乡调研时发现,一些基层学校由于缺乏专任教师、专用教室,无法开好开足音体美等课程,个别学校甚至完全没有开展相关课程。
“乡村薄弱校结构性缺编、紧缺学科师资配置等问题亟须解决。”兰臻建议,以片区为单位,设置紧缺教师流动岗,根据实际情况对紧缺学科教师进行灵活流动配置。同时,通过数字化赋能,统筹建立区域紧缺学科“双师”工作坊,利用同步课堂、名师课堂等方式,促成城区全科应用型教师与乡村教师结对组成协同教研共同体,有效提升乡村紧缺型教师的教研水平,让乡村孩子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徐文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