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朝阳街道西洋村食用菌产业基地的建设工地上,铲车、土方车、砂石车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一派如火如荼的热闹景象。
“哎哟!才几天时间,这块山坡都快被铲平咯!”路过的西洋村村民惊呼道。
“听说再半年,大家零散的木耳种植,就要整合到这块基地里,到时候规模化专业化种植,我们的木耳产业就更有前景和‘钱’景啦!”村民们笑着憧憬着食用菌产业基地落成投用的那一天。
“后天发力”用足“先天优势”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食用菌产业是朝阳街道的传统农业和特色产业,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如何让食用菌产业从“低小散”走向“高精尖”,从而走向“富民恒业”?这成为朝阳街道党工委书记孙秋林上任以来的心头要事。
2023年6月,在摸清各村集体“家底”的基础上,孙秋林决定打破组织体系壁垒和行政村区域界限,整合利用资源,发挥党组织引领的辐射带动作用,发展“跨村联建”新模式,推动“4个村+3个社区”抱团发展,选择具有发展潜力和示范效应的西洋村作为领建中心村。西洋村是远近闻名的食用菌种植专业村,主要种植的白背毛木耳属于出口免检产品,依靠便利的交通,木耳畅销海内外,深受消费者欢迎。
项目启动现场七个村(居)签订共建协议
朝阳街道在进行深入调研和策划推进后,于2023年9月正式启动“龙文区北部农文旅西洋食用菌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我们用时一个月,完成农业设施土地流转,比预计时间提早不少。”该项目总经理王炳访介绍道,对于个别拒不配合的农户,他们多次耐心走访,通过街道的好政策好措施打动对方,最终完成征地148.41亩。“我们从去年年底开始进行土地平整,目前已快完工。”王炳访告诉记者,项目预计4月份开始进入招投标程序,计划施工周期为半年,争取今年国庆节前投入生产。
党建引领促进“多方融合”
面对村级发展无支柱产业、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朝阳街道党工委班子充分认识到,传统农业产业已无法满足群众和村集体增收致富需求,只有拓展新的增收渠道,才能实现乡村振兴。
因此,朝阳街道决定以食用菌产业项目资源为纽带,采取“党建引领+村子联建+企业共振+科研机构”发展模式,由街道下属的朝兴公司为项目主体,所辖7个村(居)共同出资1000万元,有效整合存量资金,实现以联建推动产业共建,实行项目集中管理、集中引进、集中建设。
“食用菌产业基地计划建设完整的堆料场、生产大棚、加工车间、晒场等,总占地5.2万平方米,将着力打造集科研、生产、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食用菌产业链集群,不断把西洋村食用菌‘金字招牌’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到极致,推进产业园向一体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方向发展。”朝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吴秋逸说,基地建成后将发展食用菌提取产品、冻干食品、调味品等加工业,从而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业增效、提高农民收入,推动联建村集体资产发展壮大。
“预计项目建成投用后,年产值将达3000万元,村集体增收约200万元,投资回报率约6.67%。”吴秋逸表示,全力推动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培育起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食用菌产业链,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人才联育助力产业振兴
立足产业项目长远发展需求,朝阳街道坚定走好人才引育这步棋。“我们发挥街道党工委在跨村联建建设中的牵头抓总作用,成立30人工作专班,选拔威信高、能力强、会干事的‘领头雁’担任联建村联合党支部书记。”孙秋林说,他们开展人才摸排工作,深挖联建村乡贤、致富能人等资源,不断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引导优秀人才助力产业振兴。
“我们加强产学研合作交流和成果转化,不断深化与上级部门、专业院校和农业科研所的合作。”吴秋逸表示,他们巧借市、区各类骨干培训、技能培训、科技特派等人才培养“东风”,发现、对接专业技术人才下沉指导帮带,全面提升联建队伍综合素养,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
街道管辖的菌源食品有限公司和正胜进出口贸易公司是年产值过亿和过千万级的企业,也是当地木耳销售、深加工和外贸出口的龙头企业,食用菌干制品出口日本和欧美国家。“这次基地建设打算和他们进行深度合作。”孙秋林告诉记者,朝阳街道在2019年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这次食用菌产业基地的建成投用,也是合作社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集中体现。
“我们将继续深度推进‘跨村联建’,还将携手打造朝阳街道‘文化瑰宝’乡村振兴示范带、朝阳街道‘绿色文旅’乡村振兴示范带,迈准‘跨村联建’的每一步,稳步走好具有朝阳特色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道路。”孙秋林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