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科研成果带到养殖一线
2024-04-22   作者:孟庆昊   来源:闽南日报

309b4bd8-bb8b-405f-9dc2-f186885c3edb.jpg

实验室里,黄永春向学生讲解金刚虾养殖中的水质知识。

科技小院是科技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探索。近日,第六批“福建省科协科技小院”名单公布,福建龙海对虾科技小院入选

2017年,龙海顺源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源水产”)邀请集美大学水产学院黄永春教授组织相关专家团队入驻企业,初步建成福建龙海对虾科技小院。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该科技小院已培养行业专家人才6名,促进3项科研成果转化,获得专利授权16件,辐射带动5000余户养殖户开展对虾养殖,累计促进增收3100余万元。

近日,记者走进福建龙海对虾科技小院,了解“高科技”养虾的那些事儿。

产业扩大遇技术难题 高校与企业实现“双向奔赴”

在顺源水产,集美大学渔业发展专业研究生许金震正在研究金刚虾在低盐条件下的养殖密度。他每天早上7点左右起床,给实验室中的金刚虾抽粪、喂料、换水。通过研究筛选出合适的养殖密度,在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的同时,助力养殖户提升经济效益,这是他跟随黄永春教授来到顺源水产的初衷。

“黄永春教授是在2017年以省科技特派员的身份带领团队入驻顺源水产的。”许金震一句话,勾起了顺源水产总经理蔡章印和教授黄永春的回忆。

二十多年前,蔡章印已在龙海从事水产养殖。“起初主要是做对虾养殖,后来为了提高效益,从2008年开始,在养虾的同时也销售虾苗。”蔡章印说。与虾苗一同打包出售给养殖户的还包括一系列售后服务,如提供优质饲料和微生态制剂、派发养殖技术信息、定期检查养殖池塘水质指标等,以保障虾苗的健康成长,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

“培育虾苗要兼顾水质、饵料、病虫害防控等方面,涉及许多技术难题。”随着企业养殖规模的扩大,从育苗到售后服务,技术需求日益增加。如何吸引技术人才成为萦绕在蔡章印心头的难题。

2010年,第七届世界华人虾蟹养殖研讨会在集美大学召开。会上经人引荐,蔡章印与黄永春教授相识。2015年,蔡章印组织举办闽南对虾健康养殖研讨会,并邀请黄永春参加。经过两次研讨会的交流,蔡章印与黄永春达成了合作共识。“蔡总希望进一步提升企业生产能力,养殖户需要技术指导;我在考虑如何把科技成果尽快转化,进而促进当地对虾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黄永春说道。

就这样,行业“领头羊”和科技“老法师”一拍即合。

2017年,黄永春带领团队入驻顺源水产。公司主要为黄教授和他的团队提供办公、实验和住宿场所,也会从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承建一些项目并邀请他们合作共建。从2017年至今,黄永春已带领10多名学生来到龙海,开展对虾养殖生态、病害防控、饲料营养和健康养殖模式研究,将论文写在一百余亩的养殖场上。

将科研成果带到养殖一线  累计促进增收3100余万元

给养殖户做技术指导与培训,这是黄永春及其团队的另一项重要工作。

不过,黄永春教授初次与养殖户接触时却碰到了钉子。“养殖户觉得自己养了二十多年虾,突然被几个没经验的研究生指导,心里不服气。”蔡章印说。

养殖户的抵触反而让黄永春下定决心,要通过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让他们相信,养虾也要讲科学。“以前,高校团队很少深入养殖一线,养殖户没有接触过能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专家,误以为专家就是‘纸上谈兵’。”黄永春说。

为打破这种刻板印象,黄永春带着团队摆出一项项科研数据与实践成果,部分养殖户在团队的指导下增产增收。渐渐地,越来越多养殖户开始前来讨教养殖技术。

如今,福建龙海对虾科技小院已累计入驻9名研究生和7名本科生,培养行业专家人才6名,促进养殖尾水处理等3项科研成果转化,获得专利授权16件。同时,该科技小院在深化产学合作的基础上持续开展技术指导与志愿服务,目前已巡回开展水质调节等24项健康养殖技术培训,辐射带动5000余户养殖户开展对虾养殖,累计促进增收3100余万元。

“科技小院的模式有助于培养‘知农、懂农、爱农’的专业人才,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教学科研优势,将科技小院建成对虾养殖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方法的示范与培训中心,促进对虾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黄永春说道。

责任编辑:曾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