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芳华,最是动人
2024-05-13   作者:林青 徐陆锋   来源:《福建支部生活》

“驻村3年,松溪已是第二故乡,那山、那水、那人,时常牵挂。”

——这是福建省委宣传部派驻南平市松溪县祖墩乡溪畔村、郑墩镇万前村、花桥乡源尾村3位青年驻村第一书记的故事。

只想做实实在在的事

c4d9194aac02248e4d5e5c316fef271d_2539e781-5fb7-4310-9702-73677180ec64.jpg

2023年8月,陈延轩(左二)与科特派团队商讨福文化公园设计事宜。曹怡雯 摄

2021年7月,初至溪畔村驻村不到半个月的陈延轩就被拉来临时救场,熬夜记下毛芋相关数据和知识,借助“第一帮帮团”,上阵直播,硬是把村民滞销在手的22.5万公斤毛芋卖脱销。两小时直播结束,他早已汗流浃背,但村民挽回了损失,还增收近25.6万元。“现在即使不直播,毛芋销路也照样好。” 溪畔村党支部书记曹连枝说道。

“我只想做实实在在的事。”陈延轩说。驻村伊始,他组织党员走遍全村,梳理出27项为民办实事项目,不少悬而未决的老问题位列其中。

此前,村里的长衍溪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洪水一来,农作物就遭殃。陈延轩积极争取省水利厅“中小流域治理”项目,为农作物建起了防护墙——新建护岸和步道3252米,修复滚水坝1座,疏浚河道6495米。

过去,村里参加党支部活动的主要是老党员,青年党员鲜少参与。为培养建强村干部梯队,陈延轩推行“青新”党建,组建起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引导全村党员“让承诺落地,让行动起飞”:预备党员李梅承接了乐龄学堂的大事小事,无偿为村里老人做理疗;党员李香辉免费为乡亲们理发……以“青”力量赋予乡村新的活力。

3年来,陈延轩将争取来的4300万元投入高标准农田、安全饮水、路灯照明、养老综合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及长者食堂等项目建设,27项任务全部完成。

“溪畔村像一个朴素的小姑娘,用心打扮一下就更美了。”陈延轩带领村干部开启“五福临村”计划,把福文化贯穿村容村貌提升全过程。

溪畔村原有的铁皮桥,摇身变成古色古香的廊桥,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王来文等名家题写了桥名、桥联。村里建成福文化生态公园和生态“福林”,两条“森林福道”蜿蜒而上,村民闲暇健身有了好去处。修葺一新的“幸福影院”和农家书屋满足村民的精神需求。

4abd7dce5f76f7d1d00099cfdeac85d8_0ed6f8f5-d5f2-4da4-b7f8-3f0a12d9d2de.jpg

松溪县溪畔村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建成后,60多岁的老刘成了书屋常客,他对《民法典》爱不释手。陈延轩初时不解,为何花甲之年的村民对法律如此痴迷?交谈得知,原本拥有高中学历的老刘,因家境贫寒未继续深造,但他对法律知识的兴趣浓厚。那部被翻到边角微卷的《民法典》,见证了他的专注与热爱。陈延轩被这份执着深深触动,特意选购了一本新的《民法典》送给老刘。

驻村以来,陈延轩在解决一件件群众心头事中完成自己的青春使命。溪畔村村财收入从2020年的11.4万元提升至52万元,荣获省级高级版绿盈乡村、卫生村、金牌旅游村、森林村庄、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等称号。

403aba4d7661c6657133ea6e0c7ca03e_3f7b717d-b9b6-49b0-baae-96fff19cd71a.jpg

山水画廊,幸福溪畔。

一蔗多用进行时

百年蔗是松溪独一无二的名片,也是万前村民的“金疙瘩”。驻村伊始,万前村第一书记郑第腾飞发现,百年蔗虽在闽北地区有一定的知名度,但还处于“酒香还怕巷子深”的阶段,产品单一、附加值有限,三产融合程度有待提升。

f24507be0f4c47d7934b9305fdd57361_6b69345d-cb00-402a-b188-c1dad485749c.jpg

郑第腾飞(右二)与村民围炉而坐,话家常。徐陆锋 摄

这根蔗,还能玩出多少花样?郑第腾飞用3年时间来回答。

延伸产业链上下力气——邀请国内知名设计团队到村调研,设计推出“百年好合”“百福骈臻” 等富含文化意蕴、市场认可度高的文创产品;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福建农林大学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团队合作,引进10多个项目,研发功能性饮料、咀嚼片、保健品等新产品;变废为宝,糖厂蔗渣制成有机肥,销往有机茶园。

b9493999bdf97a591f9b8e364475fe59_4c6c9683-6c5e-4ee0-b3b0-090bfff68811.jpg

万前村0.7亩的母蔗园用铁栏杆围起重点保护。松溪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文旅融合引流量——修建“幸福从蔗里开始”爱情主题公园、“蔗里”书屋、彩虹步道,开发情人谷瀑布,打造孝廉文化馆、百年蔗文化展厅、百种甘蔗科普示范园、法治“蔗”条街,设计推出“甜蜜爱情”“康养休闲”“党建廉政”3条“蔗里”文旅路线;举办科技文化旅游节、集体婚礼等活动,不断提升知名度。

文化赋能走得更远——松溪县推出《松溪百年蔗的传奇与新生》,阅读量破千万;3月25日晚纪录片《记住乡愁》之《万前:百年竹蔗节节高》在央视四套首播,面向海内外展现百年蔗的历史与文化,记录万前村民对乡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村里还成立了“蔗里人家”宣讲队和“蔗姑娘”服务队。

在省委宣传部的支持下,郑第腾飞积极向上争取3500多万元资金,在村里建起了文化旅游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养老服务中心。谈及变化,担任万前村秘书43年的徐小弟深有体会:“现在村民生活可丰富了。老年人到孝老食堂用餐后,结伴到大礼堂唱歌看电影、参加腰鼓队、跳广场舞;小孩子们还会去书屋阅读……”

“如今百年蔗的名气大了,春节前订购蔗糖的电话不断,每天都有几十个订单。”万通百年蔗合作社负责人王仕有的收获同样甜蜜。

1a3ee2ade5f77e895748d946dc3ea23b_dd46da19-37d1-4d7c-ab18-e5aa6b25074a.jpg

万前村风貌。吴志伟 摄

2021年7月以来,百年蔗荣获“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称号,万通百年蔗合作社获评国家级示范社,万前村获得省级绿盈乡村、美丽宜居村庄培育对象、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随着百年蔗声誉日益提高,村民和村集体收入也水涨船高,年均增长15%。

党员动起来 群众跟上来

fc6447f86720fd087b4e355caada9eda_eb8841fd-820b-46e2-a804-9288d48d2636.jpg

党旗红,源尾美。

源尾村是革命老区村,有着“明星村”的民间头衔。村党支部战斗力、执行力强。驻源尾村第一书记江化林的第一感受:“弱的村,就像一张白纸,出彩不易;强的村,需要提档升级,面临更大的考验。”

既然是革命老区村,那就从红色资源入手。1937年11月28日,中共建松政军政委员会代表与国民党松溪县政府代表,在源尾甲墙举行国共合作谈判,并达成协议。源尾村传承先辈们的红色基因,将每月28日定为主题党日,开展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活动。

驻村后,江化林持续推进“相约二八”主题党日活动。村里常住人口300多人,而活动参与人数最多时达到了156人。近期,借助争创国家级文明村的机会,江化林引导村干部深化网格管理,进一步夯实了乡村治理基础。“党员动起来,群众跟上来,全村都团结起来了。”源尾村特派员李加旺说。

源尾村主干道年久失修,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便。2022年秋,江化林和村干部积极争取800多万元资金,拓宽公路3.3公里,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题。修建过程中,村民全力配合,“零补偿、零纠纷”推动项目顺利完工。

“村里没有固定乘车点,我们老年人经常错过班车。能否设立一个候车站?”村民曾金友向江化林提出需求。原来,村里往返县城的班车每天两趟,但没有固定停车站,导致村民乘车不便。江化林迅速召集村干部商讨解决,但村里资金困难,一时也建不了。江化林把握县烟草专卖局局长范思峰来村调研的机会,通过开展党组织共建,推动文明候车亭“沁心亭”落成。

cab90940680ffcc0f68262eb8b24bd1a_c79db048-520e-4750-b8a5-19fc0842e633.jpg

江化林(右)与源尾村种烟农户交流作物生长情况。张权 摄

走在源尾村的路上,江化林时常停下,和村民拉拉家常。“跟群众聊一聊天,听他们诉一诉苦,真诚沟通就能打开村民的心扉。”村里留守老人多,孤单是常态,就算再忙,江化林也要跟他们说说话。

江化林也常去鼓励种粮、种烟大户带领村民致富增收。2023年,全村复垦耕地近33.3公顷,水稻制种20公顷,烟41公顷、马家柚10公顷……村级财政自主经营性收入连续3年超50万元。源尾村荣获省级文明村、省级文明乡风联系点、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等称号。

责任编辑:小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