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书记,最近一直下暴雨,我家在中央巷炮楼旁的那座古民居的屋顶出现了破损,一直在漏雨。”在每月定期开展的“吃茶话事”活动中,松溪县河东乡大布村梨坪自然村的一位村民向村书记江其福反映了古民居破损的问题,这一反应迅速引起村委会及乡党委、政府的重视,并启动问题跟踪解决机制。
“吃茶”实现共建,村民互动凝聚发展共识
从会议桌到家门口,松溪县河东乡以“吃茶话事”点为平台,推动群众参与项目立项,明晰决策过程、消除猜忌隔阂,让群众既当“指导员”又做“观察员”,形成发展共识,实现古村落开发前零乱拆、零抢建,较好地保存古建筑的原貌。
从坐着等问题到上门议问题,河东乡在项目开发中对群众关注的安置、租金、产权、发展等疑点、痛点、难点、热点上,以项目方、村委会、群众在话事点对话辩论方式实现诉求问题“面对面”沟通,突出群众利益最大化、矛盾最小化,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从干部独唱化为党员合唱,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好“党员集中行动日”和党员“承诺、践诺、评诺”载体,梳理制定党员“设岗定责”一览表,引导30余名党员围绕古村落修缮保护工作作出1至2项承诺,并积极践诺,形成“党员带头干、村民跟着干”的良好氛围。
对话产生共鸣,乡愁古韵激发主人翁活力
根植乡愁,做好“情”的工作,变“要我说”为“我要说”。围绕古村落保护“耕读传家”的主线,大布村党组织牵头以调研、恳谈、对话等协商方式在“吃茶话事”点,收集编译“大布民间故事”,用“传承”替换“继承”,让群众从“不愿说”到“争相讲”,以情怀推进古村落修缮和文化展示。
根植历史,做好“物”的工作,变“一人干”为“群督办”。村中实行“吃茶话事”议事公开制度,将大布村古村落保护修缮方案在“吃茶话事”点进行全过程公开,同步建立党员、群众代表监督渠道,对古建筑修缮实行全过程监督,最大化原汁原味、原貌重现各历史时期有价值的建筑,确保做到修旧如旧。目前已逐步修缮“罗汉寺”“九曲巷”等古建筑8幢,村、民合力留住共同的传统记忆。
根植文化,做好“文”的工作,变“旁观者”为“主人翁”。在古村落保护过程中,大布村多轮次征求老党员、老乡贤、老村民的意见建议,协商确定“八大碗”“木偶戏”“舞南龙”等民俗文化,并明确由原住居民参与业态开发与展示,构建“共建共赢”的特产孵化平台。
议事形成共创,发展红利惠及百姓腰包
一方面,在“吃茶话事”点召开专题协商会,邀请乡村振兴公司、村“两委”、乡贤、群众代表和项目运营方充分沟通,决定村集体土地折价入股运营公司和业态投资公司,让群众变股东,共享发展红利,不仅让土地资源“活起来”,更让群众腰包“鼓起来”,解除发展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以一域服务全域理念,将大布古村落项目作为县城的重要功能补充区,打造以文化为“心”、产业为“骨”、自然为“表”的传统村落,满足城乡居民娱乐休闲需求,助力一、二、三产有机融合。
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近年来,河东乡在推进乡村振兴、传统古村落保护开发过程中,积极强化党建引领,以“吃茶话事”为载体,将基层治理融入乡村振兴和古村落保护开发的全过程,让传统“古村落”焕发“新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