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文化璀璨 非遗技艺长青
2024-07-09   作者:陈晓琳 叶心茹 卢晓婷   来源:中国福建三农网

近日,福建农林大学戴尔豪西大学联合学院(国际学院)海丝故“鲤”实践队来到泉州海丝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花灯传习所及正音书院等地,实地探寻泉州簪花、木偶戏、南音、花灯剪纸等制作技艺,亲身感受非遗魅力,助力非遗技艺传承传播。

勤劳能干、拈花爱美的蟳埔女是福建三大渔女之一,她们身着“大裾衫、阔脚裤”,头顶“簪花围”,已有千百年之久。实践队走进泉州市丰泽区蟳埔村,对当地的非遗技艺簪花文化展开了深入的调研与探寻。

图片12_副本.png

实践队员对簪花传承人进行专访 (陈佳宝摄)

“蟳埔的簪花,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以前是为了庆祝节日和喜事,现在更是文化的象征。”实践队员与当地佩戴簪花的老奶奶进行专访,亲身体验了蟳埔女的传统服饰与精美的簪花工艺,了解蟳埔女的生活日常与文化特色。不论是年轻的姑娘,白发的老媪,即便刚下完海,满身泥泞,蟳埔女们头上的“簪花围”依旧鲜艳、美丽,以独特渔家造型和勤俭持家、辛勤劳作而闻名的蟳埔女给实践队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步入林守明父子花灯艺坊内,各式各样、色彩斑斓的花灯与剪纸作品便映入眼帘,令人目不暇接。

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泉州花灯与剪纸,作为南派花灯工艺与南派剪纸流派的杰出代表,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至宋代则愈发兴盛。在非遗传承人林守明老师的介绍下,实践队员们了解到泉州花灯、剪纸的悠久历史,同时亲身体验这一传统技艺,纷纷动手尝试,完成了简易的花灯、剪纸、刻纸小样。

图片13_副本.png

实践队员亲身体验泉州花灯、剪纸非遗技艺(陈佳宝摄)

当实践队员提到对于花灯、剪纸等非遗技艺存在的困境时,林守明老师感叹道:“泉州一直以花灯和剪纸等非遗技艺为骄傲的,但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缺乏现代元素的创新融合,让传统花灯和剪纸的市场需求逐渐下滑。在时代前进的浪潮中,要做到与时俱进,积极适应新事物,才能让非遗技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得以更好传承”。

观泉州提线木偶戏、聆听泉州南音、访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实践队员对泉州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意识到了非遗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及传承非遗文化的必要性。“作为新时代新青年大学生,应时刻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为非遗文化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陈晓琳 叶心茹 卢晓婷 陈佳宝 黄煜威)

责任编辑: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