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古城底色 唤醒莆阳记忆
2024-08-09   作者:林爱玲 何金   来源:福建日报

从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始筑军城至今,莆田建城已有1000余年。宋文化、宋代建筑遗产,可以说是莆田最为深厚的城市底蕴。

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域全要素普查认定保护、公布传统风貌建筑、探索划定历史地段;活化利用兴化府、萝苜田等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文旅“新地标”;串珠成线,推出平安祈福之旅、民俗体验之旅、技艺探秘之行等十大文化遗产主题精品旅游线路……

时下,莆田这座新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古建古厝实施保护更新改造,打造“文化遗产+旅游”“文化遗产+教育”等多业态,立体展示莆田历史文化、传统技艺和民俗风情,让千年之城重焕生机。

以“绣花功夫”保护

左手敲着两片竹板,腋下夹着竹筒鼓,和着节奏,神情飞扬地用莆仙话唱“乞丐歌”……近日,一场主题为“传莆韵非遗 颂妈祖文化”的活动在莆田荔城区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举行。两位穿着湄洲女服饰、梳着帆船头的青年表演者,向一群小朋友展示莆仙传统曲艺梆鼓咚和妈祖文化。

暑假里,不少家长选择带孩子来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寻古韵、品非遗、赏技艺。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莆田市中心地段,基本保存了宋代以来的里弄街巷肌理格局,是莆田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既是古城中心遗址,也是传统商业街区,还是热闹的居民区,在保护发展上,莆田秉持对历史文脉的敬畏心,修旧如旧、“原汁原味”地复活街区精气神。

“在古街修缮中,民居群保留了双坡屋面贡银脊、民国四坡顶等莆仙建筑元素,延续了街区的原有独特肌理。”莆田市博物馆原副馆长、文史专家柯凤梅说,传承了几代的莆田人老手艺、老字号、老业态也被保留了下来,市井烟火、原生文化和乡愁情怀在此得到交融共生。

在改造中,莆田以“绣花功夫”保护文物、挖掘文脉。从“点”上着力,对每个传统建筑式样和构造做法进行分析,兼顾建筑风貌和莆仙传统修缮技艺,确保修缮效果不变形、不走样,近年来共修缮55处传统建筑。从“线”上管控,选取部分重点历史街巷开展具体修缮设计指引,提出街道铺装与家具小品指引、广告店招与街道立面色彩指引。从“面”上统筹,将街区细分为若干个保护更新单元,每个单元绘制“保护图则”和“更新图则”,明确“保什么”“怎么保”。

拓展“文化遗产+”

华灯初上,距离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县巷入口百米处的古谯楼,璀璨灯光点缀大红墙体,二楼休闲书房文气氤氲,市民游客在此逛文创、读书赏夜景。

古谯楼是福建省保存完整的鼓楼之一,莆田人视之为“兴化府”的象征。该楼于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由兴化军知军段鹏初建,初作为子城城门和门楼,后兼具鼓楼功能。如今,古谯楼被打造成莆阳书房,不仅供应茶水甜点、售卖图书文具及文创产品,还有莆仙戏演出、民俗文化展示等,成为市民游客的热门打卡点。

眼下,莆田积极推进“文化遗产+”,深入发掘文化遗产内涵,充分释放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步入莆田绶溪公园“后村梅园”,沿途草木青绿,亭台楼阁相映成趣,身穿古装的游客在此拍照;绶溪大观园里,书院、曲艺馆、学术交流中心、艺术馆等纷纷迎来暑期观光潮。

在绶溪公园建设过程中,当地最大限度保留公园内祠堂宗庙、特色民居原始风貌,打造一口井、一棵树、一座桥、一栋楼、一条溪、一首诗等“六个一”文化旅游特色IP,成为文化遗产元素与公园景区建设深度融合的代表。

此外,莆田还利用仙游文庙、涵江江氏民居、南日岛烈士纪念碑等文物保护单位开辟爱国主义、党史学习教育和廉政教育基地,拓展“文化遗产+教育”功能。

据介绍,莆田鼓励支持历史文化遗产与旅游、教育等相结合,实现业态创新,激发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建筑、历史建筑等历史文化遗产活力。

数字技术助管理

随着河道沿线灯光雾森系统安装完毕,日前,绿心河网“水上巴士”荔洲岛夜游项目示范段工程进入尾声,莆田即将迎来全市首个全息3D立体激光投影夜游项目。

“游客可乘坐‘水上巴士’沉浸式夜游3D版莆田,感受数字世界里的文献名邦。”莆田市博览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自达介绍,荔洲岛夜游项目将通过3D投影和声光电技术,呈现莆田民俗文化、莆仙戏文化等,为游客带来体验式游览乐趣。

数字化助力实现古今对吟,也给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方式。

荔城区西天尾镇后黄社区是著名侨乡,有南洋特色古民居28处。得知台风“格美”来袭,7月23日,后黄社区党支部书记许丽丽不时打开社区“数字一张图”后台,查看社区古民居各项指标,随时做好防台风准备。

“有了数字平台,可以实时在线跟踪古民居烟感、水位、火情、热成像等信息,更好监管房屋安全。”许丽丽说。

近年来,莆田市积极利用数字技术,搭建了“莆田市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电子系统平台”,建设全市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一张图,建立全市各类历史文化资源数据管理平台,推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古树名木、历史环境要素等历史文化遗产信息共享。未来,还将进一步完善平台监控监管功能,实时将历史文化遗产检查、监测信息传送至管理中心预警调度,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责任编辑:曾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