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市肖家坊镇坊前村:凝聚“三乡人”合力 涵养乡村振兴活力之源
2024-11-06   作者:林颖 朱振秀   来源:中国福建三农网

邵武市肖家坊镇坊前村,因其位于肖家坊镇的门户区位而得名,是距今600多年的邵武市历史文化名村,毗邻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和平镇,交通便利,距福银高速公路、武邵高速公路肖家坊镇互通口只有2.5公里。坊前村的山林、土地资源丰富,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使这块富饶的土地大放光彩。

图片2.png

坊前村高标准农田(冯成翔 摄)

近年来,坊前村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建立“三乡人”(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产业发展模式,引育、扶持“三乡人”,充分挖掘“田秀才”“土专家”等农村实用型人才,走出一条“三乡人”共商共创美好家园的新路子。

“原乡人”开启产业振兴的“金钥匙”

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为推进水稻制种产业发展,坊前村村民平田整地、修路通渠,有了如今田成方、地成块、路相连、渠相通的广袤良田。

秋日的稻田,一簇簇饱满的稻穗随风摇曳,掀起层层金黄稻浪,坊前村里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制种大户邓顺平正带领合作社成员,指导收割机手进行割穗、脱粒、排草、筛选。从离任村干部到制种大户,“原乡人”邓顺平在这片土地上稳扎稳打了十余年,建立了“公司+合作社+农户”订单模式,紧盯市场需求,利用规模优势积极扩大影响力,形成品牌效益,带动当地300余户制种户种植“隆两优534”“荃312”品种近8000亩。

图片3.png

小种子有大作为(王继兵 摄)

坊前村是邵武市重点优质茶叶生产基地,现有15家专业合作社,茶叶加工厂9家,带动农户22户,实现年收益达2500万元以上。作为坊前村的另一支柱产业,坊前村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唐宋时期。群山蜿蜒,峰峦叠嶂,绿意盎然,坊前茶叶生长环境和武夷山茶极为相似,低山丘陵和山间盆谷散落其间,造就了其独特的“山间韵味”。

“用一片叶子带动百万就业”,这是另一位“原乡人”肖家坊镇商会会长徐品佰的心愿。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坊前人,徐品佰从小耳濡目染采茶、制茶技艺。怀着一股茶乡情怀,他带头创办了神坪生态茶叶联合体,并于2023年获评福建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结合在武夷山、安溪等知名茶乡学习到的经验,徐品佰创新“三改一提”(即改树、改土、改园、提升管理技术)茶叶种植思路,以公司化经营方式提升茶农标准化、机械化、专业化操作水平,帮助百余名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收入增长至3.2万元。此外,徐品佰积极推动山泉、一线天、文鼎等一批本地茶叶品牌提高效益。他希望通过自身的带动,结合商会的共同努力,能带动更多人共叙茶缘,共话茶事,共谋茶业,把坊前一座座茶山打造成“望山、看水、品茶、忆乡愁”的好去处,努力把茶韵文化转化为富民强村的“茶经济”。

图片4.png

春日采茶忙(王继兵 摄)

“归乡人”擦亮富民强村的“生态绿”

坊前村是南平市种烟面积最大的村落。近年来,坊前村持续推行烟稻水旱轮作模式,不断加大对烟田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推动烟稻绿色高质高效发展。2022年建成的“烟叶+制种+光伏”融合发展的绿色现代产业综合体,推广蚜茧蜂、性诱剂、生物制剂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改传统燃煤烤房为生物质颗粒燃料烤房,加速实现产业互补、和谐发展,绿色生产延伸至整条生产链。2024年,坊前村烟叶种植面积1946亩,种烟农户84户,产值达到940万元,平均亩产达4800余元。2022年以来,安徽中烟基地单元落户坊前村,国家级、省级烟稻轮作现场会相继在坊前村召开,这一系列举动都为坊前村的绿色发展按下了“快速键”。

图片5.png

坊前村绿色产业综合体(冯成翔 摄)

近年来,邵武市推深做实“乡贤+N”回归工程,着力打好“乡愁牌”“亲情牌”,促进人才、技术、项目、资金等回归,让乡村振兴劲头更足。

在外打拼多年的杜宏章,在一次返乡过程中看到村里的烟稻轮作产业十分红火,便起了回乡发展的念头。带着对故乡的眷恋,他积极投身家乡的烟稻轮作事业。今年,杜宏章种植烟叶28亩,水稻制种30亩。作为村里的青年烟农代表、村干部,杜宏章想带动更多老乡带着眼界见识以及人脉资源回归故土、反哺桑梓、振兴家乡。

乘着邵武市积极推动林下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东风,徐墩胜想到家乡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典型高山气候特征,十分适宜黄精生长,便返乡流转20亩林下山地,开启了黄精变“黄金”的“致富路”。随着“邵武黄精”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被农业农村部列入福建“福九味”中药材产业集群项目,他以名下林下经营权证作抵押,获得全省首个“林下经营权证”抵押贷款,加大投入,2024年共流转林下土地70亩种植黄精,助力“邵武黄精”构建“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发展格局。

“新乡人”绘就乡村振兴的“新蓝图”

“吾心安处即吾家。我和坊前,起初是一见钟情,现在是倾心相守,未来希望是代代相传。”来到坊前村第3个年头,作为外地引入企业——福建天力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泉根深切感受到新的家园越来越美好。

2022年,福建天力种业有限公司与肖家坊镇就“邵武市水稻制种(肖家坊)基地项目”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该项目依托坊前村绿色产业综合体,建设水稻制种及推广、种业研发、加工包装、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作为省级商品粮生产基地、邵武市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坊前村种业根基深厚,现有水稻制种面积3000余亩,年产杂交水稻种子超100万公斤,产品远销东南亚。先天优势加上发展红利,为坊前村种业振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图片6.png

坊前村绿色产业综合体内部(冯成翔 摄)

驾驶着收割机,驰骋在金黄稻田里,收割数千亩水稻;操控着无人机,穿梭于绿波荡漾间,均匀喷洒农药,这是坊前村“新乡人”王永良在智慧农业上做出的成绩。王永良敏锐地捕捉到坊前村面临劳动力短缺问题,借助国家惠农政策,从一台插秧机起步,在坊前村做农机推广、示范,发展现代农业机械化服务及水稻农产品种植推广事业。目前,王永良组建的合作社拥有乘坐式插秧机、收割机、旋耕机、植保无人机等耕作设备50余台,这些都是王永良的“新科技”。无人机植保、天眼监测、大数据等技术的运用,让智慧农业真正落地坊前村,为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播下智慧农业的“种子”,将为乡村振兴提供无穷动力。

图片7.png

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王继兵 摄)

 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每一片风景都讲述着生动的“三乡人”故事。在这里,历史的印记与自然的馈赠交织在一起,共同编织出一幅璀璨夺目的画卷。浓浓乡愁情谊必将在更广阔的场域积蓄起更强的村庄自信、发展自信和奋斗自信,激励坊前儿女攥紧乡村振兴“接力棒”。(林颖 朱振秀)

责任编辑:明仙